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招商运营托管要闻

扬州新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49个,总投资超1880亿元

来源:原创  时间:原创  点击:827
今年一季度,扬州全市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全市计划开工项目228个,总投资17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个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增长68.7%和84%。据了解,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扬州新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49个,总投资额超1880亿元。

  4月18日,2023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如约而至,这个已经延续了20多年的品牌活动,一直都是扬州推进经贸合作、发展文化旅游、展现名城风貌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扬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4.98亿元,增幅4.3%、列全省第三,固定资产增幅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6%,均列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扬州全市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全市计划开工项目228个,总投资17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个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增长68.7%和84%。据了解,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扬州新签约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49个,总投资额超1880亿元。


  “扬州将今年定为‘发力奋进年’,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引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厚植产业“沃土” 全力打响招商引资“春季会战”


  4月4日,航空工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挂牌、航空工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暨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开工仪式在扬举行,借此次“双院”开工为契机,扬州将以更大力度培育发展航空产业,打造集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融资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聚区。自2019年起,随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以及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短短几年,扬州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散到聚”的飞跃。目前扬州已有航空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近百家,形成了“飞机主机+机载系统”软硬件兼备的产业发展体系。


  航空产业是扬州“323+1”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市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以来,扬州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做大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节能环保5个主导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医药3个新兴产业,不断汇聚创新资源,着力强化主体培育,加快产业集群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壮大,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近年来,扬州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大力发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均超过千亿元规模,如今扬州拥有车辆生产企业25家,具备35万辆车辆生产能力,最高年产(销)近50万辆,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整车配套率达90%以上;扬力集团、金方圆数控、扬锻机床跻身全国数控成形机床行业前10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现有规上企业448家,晶澳太阳能、协鑫光伏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目录,建成高压电力电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GE-北辰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应用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


  扬州是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点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处于承南启北、联通东西的重要地位。作为27座长三角城市之一,扬州不仅是长三角这个“大三角”的节点城市,也是宁镇扬同城化这个“小三角”的重要支撑。随着连淮扬镇高铁开通运行,北沿江高铁和宁扬城际的开工建设,扬州交通、区位、绿色生态等优势的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所带来的投资机遇更加凸显。今年2月16日至18日,扬州招商团队赴深圳开展专题招商,对接洽谈项目,加快推动优质项目落实落地。此前,还多次到北京、上海等拜访企业,加强与大型央企国企、产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就推进洽谈项目、扩大合作领域、携手共谋发展等深入交流。


  马不停蹄、战鼓铿锵,3月20日至29日,扬州市经贸代表团赶赴德国、荷兰、法国访问和招商推介,先后拜访慕贝尔、德国大众、安美特、海沃、圣戈班等集团、企业。其间,仪征市与德国德爱威集团、扬州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与德国HFI公司、维扬经开区与德国菲尔豪森仪表有限公司、广陵经开区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及德国新华侨华商联合会分别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当前,扬州正围绕13个重点优势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等“十个一”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扬州市工信局负责人钱峰介绍,“今年扬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0%,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量占全市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降幅完成省定目标。”


  把握“必由之路” 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创高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扬州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聚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过去一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扬州创新生态指数首次跻身长三角城市前十。全年累计新招引认定科技型企业5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2930家;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712家,累计达1774家,居全省第七;12家企业入库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居全省第六;2家企业获批省研发型企业,实现零的突破;16家企业入选省高新区瞪羚企业,居全省第六;29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列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30位……全市创新动能不断积蓄,经营主体发展势头持续强劲,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成果愈发明显。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产品不断迭代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潮头。”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亚菲介绍,晶澳正在建设20GWN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开票销售160亿元,加上现有产能,预计今年晶澳扬州公司开票销售超过300亿元。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扬州将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梯队,系统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等专项行动,做大做强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用好中航系“两院一中心”、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科创平台,积极引进知名产业基金;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到扬州集聚。


  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扬州十分注重为企业搭建优质的平台和载体,全力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二次振兴”。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9家,区内企业1.3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0余家。 2022年,1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7.4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3.5亿元,同比增长16.4%。各开发区围绕全市“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按照“特色定位、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1—2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1—2个新兴产业,集中精力做大主业,形成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新格局。同时,立足生态环境好、经济基础强、发展空间广的城市特质,拿出城市中交通最便捷、生活最便利、景观最美丽的黄金地块,规划建设了智谷、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等科技产业综合体,已成为扬州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主引擎和主动力。


  4月6日—7日,“投资赋能创新 科创驱动发展”2023中国科创投资峰会在扬州举行,来自泰康投资、国新基金、弘毅投资、海松资本等国内创投机构的200多名投资界精英齐聚扬州,共探科创时代投资机遇,大力推动金融资本力量浇灌实体经济、激发创新活力。扬州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 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以科技产业综合体为代表的科创载体群运营水平,加快构建以人才、政策、金融为重要支撑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释放政策“红利”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


  “定期督查通报,对落实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要指名道姓、挂牌督办。”1月28日,扬州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暨作风建设大会上,王进健要求各级机关和干部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的“答卷人”,让“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环境成为扬州最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


  此次大会上,扬州出台了《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提出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早茶会等制度,建立党委、政府与重点企业有计划、分场次的沟通协商制度,面对面掌握一线情况,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在扬州市领导和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手机上,该市已经成功运行了大半年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每天都在实时变化中。“项目直播间”将扬州各地大项目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集合整合,通过红黄灯预警,及时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推送给相关部门,并在线公示办理速度。扬州市委市政府去年做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实施意见和考核细节,组织工作专班精准开展协调服务和政策承接,在有效推进项目进程的同时将服务覆盖到建设全过程。


  为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扬州市还专门成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省时省心省力的政务服务环境,扬州在全省率先上线企业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发同用,完成企业分支机构信息变更跨县区全程网办。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创建“莲动扬州”公共资源交易立体监管平台。全省创新构建12345热线+代办“一企来办”联通联办新机制,健全三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企业项目提前指导、全程代办、批后回访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此外,青年人才是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蓄城市发展后劲的生力军。近年来,扬州紧紧围绕打造人人向往、人才荟萃的“好地方”总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精准招引“高精尖缺”关键人才和领军人才,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按照“高于以往、优于周边”的标准,扬州制定“人才新政15条”,聚焦科创、技能、青年等9大类人才群体出台实施细则,全面构建扬州“人才政策3.0”体系。优化整合“绿扬金凤计划”引才品牌,对引进创新、创业的顶尖人才“一事一议”,三年内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双创团队和领军人才三年内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和300万元资助;优秀博士两年内给予6万—15万元资助。“绿扬金凤计划”实施13年来,2900余名人才(团队)获“计划”资助。设立资金规模1亿元天使(人才)专项资金,可为人才企业提供单笔最高500万元天使投资;设立资金规模3000万元天使梦想基金,可为创业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50万元的资金资助。发放“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可为人才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才智贷”和最高1500万元的“人才贷”,以及购房、购车、装修贷款利率优惠等。上线扬州“人才码”,帮助广大人才实现“服务码上办、政策码上兑、生活码上享、双创码上帮”。




中机院以研究和规划为引领,以招商托管为支撑,从咨询、规划设计软服务向开发运营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业务版块。服务范围涵盖大数据、咨询、规划、招商运营及托管等5大类服务。
在招商服务中,本院提出“离岸招商、离岸孵化”的创新理论,通过以商招商、以资购商等多种招商形式推进工作,得到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甘肃天水市政府、金乡经济开发区等40多个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产业地产商的认可。经手项目霍尔果斯经开区伊宁园区产业链图谱及招商策划项目  /   普光经开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招商图谱项目  /   太原市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项目  /   盐城400平方公里滩涂用地招商策划项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项目  /   贵州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地图项目  /   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区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策划  /   贵州观光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
...................................................
欢迎致电咨询 400-666-8495
分享到:
上一篇:南昌市以商招商 加速汽车产业集聚
下一篇:湖北省光谷试点营商新政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先行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