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引擎。中机院作为农业产业领域的专业智囊团,凭借多年深耕行业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实力,现面向全国涉农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重磅推出2026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储备申报一站式服务。下面为您分享一份2026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储备申报指南,具体如下:
一、申报时间与流程
时间安排
通知下发:预计2026年3月上旬发布申报通知。
申报截止:通常为通知下发后2周内完成材料提交。
评审流程:包括省级审核、农业农村部评审、答辩及实地核查等环节,最终公示创建名单。
申报主体
以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为申报主体,乡镇政府或企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
二、资金奖补与使用
奖补标准:通过竞争性遴选的国家级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总额约1亿元,分创建、中期评估、认定三阶段拨付(比例通常为30%、30%、40%)。
使用方向:重点支持种业提升、绿色防控、高标准农田建设、全产业链开发等。
资金管理:需编制资金使用方案,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
三、申报核心要求
主导产业
聚焦1-2个特色优势产业(如粮食、畜禽、水产等),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全产业链覆盖“生产+加工+科技”环节。
需符合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方向,优先支持稻谷、小麦、大豆、生猪等品类。
规划与布局
需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范围(覆盖2个以上乡镇)和产业布局,形成种养、加工、物流等协同发展的功能区。
建设水平
高标准农田占比高,机械化率领先本省平均水平,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
联农带农机制
园内农民可支配收入需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紧密联结农户。

四、申报材料与程序
材料清单
创建实施方案(含总体发展规划)、资金使用方案。
地方政策支持文件、产业基础数据、联农带农证明等。
申报材料调整与细化
材料格式规范
申报文本中“创建条件”“创建方案”等表述统一调整为“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突出全周期管理理念。
需提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及《申报建设基本情况表》,替代原规划文件。
产业基础数据要求
需提供产业园主导产业近3年产值、加工转化率、联农带农覆盖率等量化数据,数据须经县级统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认证。
主导产业覆盖率达6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3:1,园区总产值需超30亿元。
储备与申报步骤
项目储备:通过省级农业农村项目储备库平台逐级提交,做到“应储尽储”。
逐级审核:县级申请→市级推荐→省级审核→农业农村部评审。
五、重点支持领域
种业提升:扶持制种基地、品种研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绿色生产: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田园清洁行动,配套天敌友好型设施。
产业融合:支持加工集群、冷链物流、品牌培育等全链条建设。
六、注意事项
地方配套:需落实自筹资金,部分项目要求税收贡献或社会资本投入。
动态管理:中期评估未达标将暂停后续资金拨付,验收不合格取消资格。
以上内容综合2026年地方储备动态及近年国家级产业园申报要求整理,具体细则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
中机院拥有一支精通农业政策、熟悉项目申报流程、具备丰富实操经验的专业团队。团队成员深度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精准把握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申报要点与评审标准,从项目前期规划、材料撰写到后期审核跟踪,全程提供精细化指导与支持,确保申报工作高效、高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