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1-05  点击: 509次
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其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为更好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短板,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畅通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袁正 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教授


  夏文启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多措并举保障乡村发展用地
下一篇:江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