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湖北发布首个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湖北发布首个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3-05  点击: 1120次
《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把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统筹细化成73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既完成国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闻发布会。该规划是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把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统筹细化成73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既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又有创新自选动作,充分彰显荆楚特色。
会上,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湖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湖北乡村振兴规划
 
        一、《规划》包括四大板块
        据介绍,除前言外,《规划》共十三章,分为总论、空间格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大板块。
 
        二、提出湖北乡村振兴“65432”行动
        《规划》坚持目标导向。科学研判我省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紧扣我省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矛盾,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环境、农村社会文明、治理方式、农村居民收入等内容设置了26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4项、预期性指标22项。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湖北乡村振兴“65432”重大行动
 
        1.产业兴旺有六大行动,其中建设5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0条千(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20个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农村电商规模过千亿。
 
        2.生态宜居有五大行动,其中建成省级生态村1500个;建设2000个美丽乡村;建成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3.乡风文明有四大行动,其中保护和改造100个特色文化村和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重点保护100个传统村落。
 
        4.治理有效有三大行动,其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5万元的村达到60%以上;“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5.生活富裕有两大行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2万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3%。
        同时,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确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
        到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深入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三、加快推进“六谷”建设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农业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我省乡村发展仍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态环境不好等问题。
 
        针对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注重解决主要矛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针对我省乡村产业竞争力不强,大企业方面缺少领头羊,大产业方面缺少价值链,大品牌方面缺乏招牌菜,大融合方面缺乏闪光点等问题,《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中国农谷、中国有机谷、硒谷、虾谷、橘谷、药谷“六谷”建设,做大做强“荆楚农优品”举措。
 
        针对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提出推动城乡“四网”互联互通,构筑乡村通达路网,完善乡村循环水网,优化乡村清洁能源网,建设乡村智能互联网。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设荆楚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美丽乡村,实施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生态健康工程,推动“三江”流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四山”生态保护工程,构建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施“千湖”碧水工程,彰显“千湖之省”本色;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
 
        四、建立完善全省乡村振兴项目库
        《规划》坚持效果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方面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规划》以专栏方式把我省实施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统筹细化成73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既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又有创新自选动作,充分彰显我省特色。
 
        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我省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将围绕《规划》部署的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落实落细到具体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格局。
 
        按照前期项目抓报批、储备项目抓转化、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的思路,充分运用我省“两库”平台,建立完善全省乡村振兴项目库,建立项目台账和推进机制,优选一批、储备一批管长远、利全局、惠民生的项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真正能够惠及农村、农业、农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此外,《规划》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提出了大力推进“三乡”工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并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规划引领、确保科学推进、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着手,确保《规划》落地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北京通州区及8省市关于城乡规划建设实施意见 2019年通州完成9个特色小镇规划
下一篇:解读:《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