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是重要一环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是重要一环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10-19  点击: 935次
中机院认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不能止步于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在乡村生态行为建设上下功夫,唤醒村民生态意识,着力提升乡村生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通过加强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把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利用好。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是重要一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这为乡村生态振兴提出了新要求。
 
        中机院认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不能止步于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在乡村生态行为建设上下功夫,唤醒村民生态意识,着力提升乡村生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通过加强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把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利用好。否则,再多的基础设施投资,再好的设备,而忽视了人的因素,不能让乡村居民实现生态行为上的转变,恐怕设施建设效果也会打折扣。
 
        正像“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人居环境生态化关键也在于“人的行为方式生态化”。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在行为模式的培养上,往往需要久久为功,要通过长期培养才能成为习惯,这比设施建设更需要耐心与工夫。而在不少地方,类似举措却常被忽视,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
 
        推进乡村生态行为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离不开村民组织的积极协作,需要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作用与村民组织的带头作用。针对实践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基层落实难度较大、执行效果欠佳等问题,可以通过发动村干部、乡贤等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形成乡村生态领域的公序良俗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作用。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生态自然观融入到村规民约中,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寓教于乐中转变“重经济、轻生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弃置”的发展怪圈,带动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此外,针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参与度不高、接受程度较低等问题,应通过赋予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生态职能,明确新型经营主体的生态保护与宣教责任,统筹新型经营主体的经济目标与生态担当,培育一批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先行群体。让乡村新型经营主体,既担当乡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员,又担当乡村生态振兴的宣传员。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生态行为建设是重要一环。只有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中持续激发村民的生态热情与生态担当,才能真正夯实乡村生态建设的成果。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产业融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下一篇:潜江要乡村振兴还是城镇化——以特色产业带动“两头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