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10-08  点击: 1497次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既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农家生活等丰富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为社会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及教育、展示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具有连接城乡要素资源、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天然属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既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从市场需求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有强大的消费需求。201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800美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休闲消费呈现加速增长之势,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消费阶段,加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费具有短时、短途、低价、平民化等特点,更加适合大众化消费需求。
 
        二是有庞大的消费人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市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36.2%增长到2017年的58.52%。大量长期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以及拥堵喧闹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对乡村怀旧具有强烈需求。
 
        三是有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用于解决温饱的比例逐步降低,有越来越多的收入可以用于文化、旅游、健康等消费,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支付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有充裕的消费时间。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带薪休假制度以及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优化,城镇居民全年休假时间增加到115天。其中,86天双休日期间的近距离休闲旅游,势必成为休闲消费的主阵地。休闲农业旅游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客源市场在城市,经济效益来自城市,要做好“假日文章”,把城市旅游客源吸引到农村来。
 
        五是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有相应的旅游产品供给支持。未来,我国待开发的旅游资源70%以上集聚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今后增加供给的最有效途径。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但乡村旅游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布局上,还处在低层次无序开发阶段,亟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功能上,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结构雷同、功能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在管理上,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政策上,扶持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还比较少。
 
在区域布局上,要尊重规律,有序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各地的区位状况、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应重点布局以下5类区域,其他地区要慎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
 
        一是大中城市郊区。大中城市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备、都市农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构建起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应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建设以设施特色农业为基础,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
 
        二是名胜景区周边。名胜景区周边游客资源量大,餐饮、住宿等接待设施压力大。游客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后,一般还希望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美食等,因此可以以名胜景区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化需求。
 
        三是依山傍水临草自然生态区。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气候、植被、生态和人文优势,承载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涵养等重要生产生态功能。可紧密依托自然特色、生产资源、历史文化与独特民风,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游、农业景观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独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可依托丰富的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五是传统特色农区。传统特色农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要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着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以及农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功能创意,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拓宽农民致富途径,提升传统特色农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推进方式上,要“五化”推进,体现特色
 
        一是资源“产品化”。将当地农业农村的特色资源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实现资源向产品的有效转换、产品和市场的有效互动。二是产品“乡土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生命力源自“乡土化”,要让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活的乡村”环境中。要在饮食农家化、氛围农村化、环境生态化的基础上创特色、提水平、优服务,让乡味更香、农味更浓。三是市场“差异化”。分析研究不同群体的消费喜好,瞄准目标群体,做好市场营销。四是运营“规范化”。完善有关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规范化运行。五是服务“组织化”。强化组织协调,完善配套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五大模式及七大成功案例
下一篇: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规划 加快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