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长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乡村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镇。长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经济社会规模大,基础扎实。长安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如何找到适合长安镇情的乡村振兴战略?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城统一规划、推动互联网+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整治等方面城乡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长安镇发挥自身优势,把握长安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目前已研究制定了《长安镇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按照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个振兴”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产业兴村
区组两级集体纯收入增长11.6%
“长安镇是广东省中心镇,综合经济实力雄厚。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产业保障,可以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产业,就没有发展。”何绍田表示,产业发展是长安镇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石,围绕这一工作基础,长安镇坚持产业兴村战略,助推社区经济发展。
为此,长安镇正在依托社区资源,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壮大产业基础。
何绍田表示,长安镇着力抓好集体经济建设。目前,长安镇正积极推动各社区加强对利用率低、产出率低和闲置的旧建筑的升级改造,努力提升物业经济水平。
同时,长安强化集体“三资”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引导社区发展服务型和投资型经济,支持社区以直接入股、合作开发和信托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融资项目建设。
今年上半年,长安镇区组两级集体纯收入超7亿元,增长11.6%。
何绍田透露,长安镇推动新民社区与天安数码城、万科等大型企业集团签订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200亿元,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其中,天安数码城规划建设项目占地220亩,首期110亩,投资30亿元,计划引入一大批智能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建成后预计总产值约50亿元。万科集团计划总投资176亿元,规划建设项目占地500亩,将重点建设创新科技园区及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相关配套设施。
美丽长安
互通互联构筑绿色生态连廊
长安北依莲花山、南临珠江湾,坐拥“山湖河海”的独特地貌。但水环境的不佳,影响了城市品质。
乡村振兴战略中,环境整治尤其是村容村貌方面有较大要求。为此,长安镇加强环境治理,推动城乡环境工作融合,以乡村环境建设为城市环境增色,以城市建设带动乡村面貌提升。
何绍田表示,长安镇水系发达,流入各个社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依托良好的地缘优势和空间环境,借鉴国际化理念,规划建设北起莲花山、中贯中心区、南达滨海湾新区的城市中轴线,打造“山、湖、河、海”的城市新格局,彰显城市新特色,提升长安城市品牌。
“围绕五个水库,逐步建成连接一体的生态环湖绿道网,建设12公里长的茅洲河河岸带状休闲公园,广深高速桥底公园。”他透露,长安镇依托良好的地缘优势和空间环境,借鉴国际化理念,规划建设北起莲花山、中贯中心区、南达滨海湾新区的城市景观中轴线。
同时,长安镇将优化莲花山风景区,以及莲花山水库、马尾水库、五点梅水库等5大水库环境建设,围绕水库建城生态绿道,环绕每个湖可以步行1小时以上,分期分批建设,最终连接成长安绿道网。
“通过绿道工程的实施,带动乡村环境的整体提升。”何绍田表示,绿道工程将为城市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也能以此工程为纽带,为乡村增添绿色生态长廊。
此外,长安镇还在实施“公园长安”战略实施方案,积极打造涌头文天祥公园、新安鲫鱼嘴公园、汽车北站桥底公园、锦厦桥底公园,确保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个公园,为乡村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据介绍,一旦公园长安战略实施完毕,市民可在5到10分钟内可抵达周边公园。
完善服务
加快推进新学校医院和养老院设施的建设
长安镇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式还比较单一,城乡差别比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社区好、一些社区差。还有乡村文明有待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与现代市民还有差距。
何绍田表示,长安镇加强文化引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实现新提升。长安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农村实际,深入开展“乡村里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设立“善行义举榜”,积极弘扬各种好人好事。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努力改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同时,长安镇做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将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全榕树下文化空间服务网络,推进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的改造利用。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长安镇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长安镇将鼓励和选派本地优秀大学生到企业锻炼。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资产管理、招商引资、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何绍田表示,长安镇将抓紧完善各项公共服务,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让广大群众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加快推进新学校、医院和养老院等民生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