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农林局采取“四治”措施,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作风建设上治“散”,凝聚机关合力。
该局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针对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软、懒、散”现象,从治“散”入手凝聚合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局机关按工作主次、工作重点进行职责分解,要求农林系统干部职工沉下去,到乡村、进农户、上田坎,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严明工作纪律,采取多种监督手段,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上心、不用心的人和事严格追责问责。
在制度管理上治“粗”,细化工作职责。
该局统一制作驻村农技员、巡回服务小组、专家服务团队人员胸牌,注明职能职责,明确服务要求,亮明个人身份,持证上岗服务;
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养殖”“绿色发展思路,把当年确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到项,以“芦笋、果蔬、巴药、养殖”、葡萄、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编制出产业发展规划,把任务和指责锁定到人头。
现全局围绕重点产业已印发技术扶贫资料3万余份;送农药、种子、肥料等物资约8万元。举办培训班380多期,培训农民2.5万余人(次);引进新型经营主体420个;培植科技示范户416户,建立起了“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社+大户+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共赢模式,带领贫困户迅速走出困境。
在业务技能上治“短”提升综合素质。
该局一是组织驻村农技员、专家服务团、巡回服务小组成员参加市、区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在农林系统开展技能比武,通过现场教学和现场示范等活动,兴起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热潮,提高综合素质。
在绩效考核上治“庸”,激励创优争先。
为有效治理“庸政”颓废,该局实行“三帐统一”管理办法,对机关干部、驻村干部建立工作日志,每月开展一次工作述评;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农技员生活工作保障的通知》要求,对驻村农技员的专项工作经费和农业巡回小组工作经费分段落实全部到位,不“打白条”;主动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对接,为119名驻村农技员、98名专家服务团成员、199名农业巡回小组成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一份,解决技术帮扶人员后顾之忧,激发出了农技人员“创优争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