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生态理念背景下山地型露营基地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四大理念、并把露营基地规划从选址、营地功能分区、场地设计、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规划原则
生态理念背景下山地型露营基地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功能性原则——使山地型露营基地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观赏功能、庇荫功能、安全功能完美结合。
(2)生态性原则——尊重保护自然,科学利用山脉间的自然景观资源,营造良好的营地景观。
(3)以人为本原则——努力创造空气清晰,环境优美、尺度怡人、舒适度高的露营空间,满足游客休闲活动需求。
(4)识别性原则——规划时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充分挖掘营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民族风格,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创造具有识别性的露营景观。
(5)经济性原则——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强调营地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并对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6)安全性原则——规划时,不仅要保证营地景观工程自身的安全性,还要确保营地景观场所的安全性,即要求露营景观工程或场所不会对游人在营地露营、活动等产生损害。
二、规划理念
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人类的未来与绿色生态息息相关,因此在人们注重生态发展的背景下,山地型露营基地的规划中也逐渐重视并贯穿绿色生态理念。生态露营基地规划理念如下:
(1)坚持生态优先,以环境为本。为了保护露营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并得以有效的保护和延续,规划时应该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充分发挥自然自身的基础功能。
(2)营造自然优美的环境,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营地应建立文化设施,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转变生活方式,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露营基地规划建设中,不仅要节约露营基地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还要遵循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同时要用生态科学的方法去处理环境、能源等问题。
(4)优化营地产业结构,构建生态化产业链。以生态露营基地建设为导向,引导产业发展,并积极运用营地重点项目带动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三、规划内容
露营基地是一个营地服务游憩系统,由一系列服务和功能子系统构成。营地的每个区域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营地产品组团。因此,基于生态理念的山地型露营基地规划不单单是摆放几辆车和几个帐篷等露营设施,一个完整的露营基地规划需要从营地的选址、营地功能分区、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等展开。
3.1营地选址
营地的选址与营地的用途有关,作为临时露营地的选址要求不高,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安全性较好即可;但是,作为旅游度假圣地的露营地由于游客停留时间较长,会选址周边环境良好、具有吸引力的场地。具体地说,营地的选址需要满足区位条件优越、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项目用地充足四方面要求。例如:香山露营基地位于香山森林公园内,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有充足的项目用地,符合露营基地选址的要求,因此适合规划建设露营基地。
3.2功能分区
山地型露营基地根据其类型、自身特色及目标客源市场的消费特征设置了营位区、管理中心、体育休闲区、附属设施等功能区,露营地各功能区的详细功能设施见表5.1.
表5.2 露营地各功能区的详细功能设施
3.3场地设计
(1)空间布局
露营基地的空间布局一般有主轴线型、均匀发展型和辐射型三种方式。其中,主轴线型布局适合地形复杂的山地环境或景点相对分散的环境;均匀发展型布局适宜于场地平整、形状规整的环境,如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等;辐射型布局适宜于景区有可利用空间成辐射型分布,如森林、河流冲击沿岸等。因此,根据山地型露营基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规划时应选择辐射型和主轴线型布局方式。
(2)道路设计
道路按在山地型露营基地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所有道路都应路基坚实、平坦、排水良好。一级道路一般为车行道或营地主干道,宽度应不小于6m。二级道路一般为林下绿道或营地次干道,宽度不小于3m。三级道路一般为游步道或健身步道,宽度应不小于lm。山地型露营基地道路规划不仅要确保营地内的交通顺畅,还要满足露营基地的消防安全要求。
(3)停车场设计
山地型露营基地停车场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如:自驾车停车位的标准面积25~30 m2.房车停车位的标准面积40 m2.停车位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直角停车位为最佳。营位停车处地面可以设计多样形式的铺装,但尽量用生态性铺装,可提高露营基地的生态效益。除此之外,设计时要在停车位附近要预留出水、电、煤气等接口,预留设备的形式须与房车设备配套或考虑转换设备。
(4)出入口设计
山地型露营基地出入口应根据城市主干道、营地规模及总体布局设置。出入口的位置及大门应方便各种车辆的出入,同时应满足安全需求。出入口处不仅要设接待室、服务中心,还要设立临时停车区、垃圾站和向导标志牌等。
(5)营位设计
1)空间要求
基于生态理念的山地型露营基地规划研究露营基地的等级越高,其单个营位所占空间就越大,国际露营总会对各等级营地的营位就设有最小空间的要求(表5.2)。
表5.3各等级营地的营位空间要求
2)营位分区
露营基地的营位可分为三个区,即活动区、帐篷区、停车位。其中,活动区主要为游人提供炊事、用餐、交流等空间;帐篷区是为游人提供扎营、休息空间:停车位是为了方便游人停车,一般为硬质铺装,且面积比普通停车场的车位要大。营位地面应平整耐践踏、排水良好,地面坡度在2一--5%为宜。营位之间一般运用灌木绿篱、原木等自然材料进行隔离,营造营位的私密空间。
3)布置方式
营位布局的任务就是合理安排各个营位及配套生活设施,营造舒适、安全、便捷的露营活动空间。但用地大小、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分布、营位组合形式等都能够影响营位区布局。因此,山地型露营基地的营位布置需要结合营地地理环境及现状条件布置。通过比较各种营位的特点,挑出了三种适宜于山地型露营基地的布局方式,即树枝式布局、围合式布局、混合式布局。其中,树枝式布局适用于受诸多自然条件限制的狭长地形,如山谷,河岸等;围合式布局适用于较为规则平整的场地,营位沿着道路周边布置,并以道路围合出较大而开阔的活动空间,用作集体活动的帐篷营位等。混合式布局适用于形状不规则、且地势起伏较大的场地。香山露营基地的地势起伏较大、形状不规则且原生环境较为复杂,因此规划时营位选择了混合式布置方式,以达到空间利用率高,与自然环境恰当融合的目的。
3.4建筑设计
营地建筑是山地型露营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精美的营地建筑不仅能够提升露营基地的形象,还能使露营者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山地型露营基地的特点使露营基地的建设更具可塑性,给予游人高品质的露营体验,营地建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山地型露营基地对营地建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山地型露营基地建筑自身的要求
营地建筑首先要满足建筑的一般性总体要求,即安全、坚固、经济。其次,营地建筑建造于自然环境中,建筑的安全要求主要是防灾,即地灾、水灾、火灾。因此,为了保证营地建筑及露营场所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露营基地的安全风险评估,保证场地安全;
2)注重结构选型,确保结构安全;
3)慎重选择景观材料;
4)考虑特殊人群的使用;
5)了解灾害的的种类及特点;
6)熟悉露营空间的防灾避难的功能;
7)掌握相关防灾规划理论和设计方法;
(2)山地型露营基地建筑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要求
营地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融入营地自身环境,还要关注周围环境和景观,且有较高的生态性要求。优质的营地建筑不仅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外观,还能传递积极的精神力量,与营地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游人提供不一样的露营体验,成为露营基地的吸引物,如山顶的观景台、茅屋露营建筑等。
(3)山地型露营基地建筑与文化相融合的要求
营地建筑融入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想象力、传播力,使得露营者在放松的同时,可以从营地建筑的一砖一瓦中品味出其蕴藏的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度假体验。营地建筑与文化融合并不是一味怀旧和复古,而是在保留营地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4)山地型露营基地建筑的设计要求
营地建筑设计必走生态之路,因此,在设计营地建筑时,我们可以从设计、材料与构造、以及系统三方面对光、热、风、水、土以及绿化生物进行生态设计。香山露营基地作为湖南首个国际露营基地,营地建筑应该在生态上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设计手段,让游人真切的感受到营地在建筑节能上的态度。
(5)山地型露营基地建筑的施工要求
为了保证营地建筑最终能够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我们应严格监督管理建筑的施工。施工要求如下:
1)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施工;
2)施工前需检验建筑材料是否合格;
3)应注意保护建筑周边的植物;
4)尊重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
5)建筑施工时,需考虑施工方便、技术难易等因素;
6)施工机械简单化,避免大型重型机械的使用,以免破坏露营基地的自然环境。(作者: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