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露营地规划设计 > 露营地视点

露营地帐篷、自驾车、房车露营区营位的设计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0-26  点击:6761
露营区是露营地露营最主要的生活区,为露营者提供停车、搭设帐篷的场地。露营区主要是由道路系统、营位、活动空间和露营所需的各种设施组成。

      为便于理解和介绍将露营地分为露营区、管理区、休闲娱乐区、拓展区四个区。本节就露营区规划设计进行详细讲解:


  一、露营区

  露营区是露营地露营最主要的生活区,为露营者提供停车、搭设帐篷的场地。露营区主要是由道路系统、营位、活动空间和露营所需的各种设施组成。


  (1)露营区内道路系统的设计

  露营区内车辆较多,尤其是自驾车露营区和房车露营区,所以露营区内的道路设计至关重要,必须保证车辆安全顺畅通行。一般露营区内的道路都是有行驶方向规定的单行道路,道路的布置决定着营区内营位的布局,道路行驶方向的规定直接影响着营地中营位的设计,营位的设计必须保证露营车辆方便的从道路进出营位。露营区内车多、人多、人流复杂,必须对车辆行驶速度进行严格的限制,一般不超过20千米一小时;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应在12米以上(罗艳宁 2008:54);单方性行驶道路宽在3米以上,双向行驶道路宽在6米以上。


  (2)营位

  营位是由停车、搭设帐篷、生活区这几个部分组成,通常停车和搭设帐篷的位置都是有硬质铺装的,而生活区是放在草地上的。营位的设计方式很多,但总体都是围绕方便不同类型、不同游客数量、露营所用交通工具等方面需求来设计的。


  A、营位的类型

  a、按营位服务对象的露营类型分为:纯搭设帐篷的营位、自驾车营位、房车营位和混合型营位。纯搭设帐篷的营位由帐篷搭设区和生活区组成,帐篷搭设区有专为帐篷搭设设计的帐篷搭设台,生活区提供生活所需野餐桌凳、篝火圈、灶台等简易户外家具和单独或结合设置的水源、电源等。自驾车营位设计有停车和搭帐篷的位置还有生活区域,设施与纯帐篷区相似。房车营位只有生活区和停放房车的区域,因为房车自带有住宿设施,但房车营位要求有专为房车提供的水、电和排污接口。混合型营位通常面积较大,能满足几种不同的游客需求,这种场地通常迎合团体露营者的需求。


  b、按一个营位单元容纳人员的数量分为:非组团营位、小组团营位单元和大组团营位单元。非组团营位:服务的顾客人数一般在2-4人,通常是一个家庭或几个伙伴。小组团营位单元服务的对象通常在十人左右,一般有2-3个家庭组成。大组团营位单元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人左右,满足同事团体、商务露营或青少年夏利营等相对较大团体使用。c、按营位与道路关系结合车辆出入营地的方式,营地有退入式、旁路式、通过式营位。


  B、营位的选型和配比

  营地布置合理的营位类型和合适的类型配置比,才能真正很好的服务于游客,是游客舒适生活、愉快娱乐获得高质量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露营地规划时,各种营位到底布置多少合适,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才能确定的。


  首先必须对主要客源市场出游人员组成进行详细的调差,对外出露营游客中个人出游、家庭出游、朋友或家庭联合等小团体出游还有一些工作或组织等大团体出游这四种类型游客所占的比例详细的分析,做到在规划时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游客中乘车出游、和自驾车出游人数的多少进行分析,还要详细了解自驾车出游者中小汽车、房车、拖挂车、小面包车、大中型客车各自所占的比例,这对营地设计的面积和类型都十分重要。最后,要考虑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组成将会发生动态变化,对未来房车数量必将增加等这些动态因素也综合考虑进来,合理的布置露营区内营位的数量、营位类型和营位的大小。


  (3)活动空间的布置

  露营区内活动空间的布置随机性强、形式也变化多样,主要取决于露营区内营位的布置和场地特征。有的露营区内只是露营没有活动区域,有的活动区与露营区结合布置,也有布置于露营区边缘与露营区紧挨着。露营区内的活动区域通常面积不大,为游客简单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4)露营区内的设施

  除管理服务区有大型、齐全的服务设施外,露营区通常也会有一些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营地露营区内的设施通常有卫生间、洗漱台、垃圾桶或垃圾箱、水源、排污口、管理设施等。参照张祥-(2008)的关于户外游憩设施设置,露营区内每一百人所需设施数量如表3-1:

露营地露营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表 3-1 露营地每百人设施布置表


  二、小木屋别墅区设计

  露营地主要是提供以帐篷为主的野营住宿设备,但为满足少量不愿或不适合在露营区住帐篷的游客,也提供旅馆以适应旅游发展的要求。小木屋也为游客提供住宿,所以将其归在露营区中,但他又完全不同于露营地内其他的露营方式,所以将其单独列出加以说明。小木屋的布置有和露营区相连的,但对于大多数情况是根据场地情况单独分开设置。小木屋在过去就是为旅游者提供过夜住宿的简单木质小型建筑,但现在它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包括露营地内的旅馆、小别墅、木板房、架空楼阁、小竹屋、当地特色小屋等多种具有原始自然地貌风格的小型建筑,使游人体会一种完全不同的住宿环境。在国外小木屋的主要入住服务对象是家庭或小群体,在我们国家主要是情侣或个体成员为主(贾小换 2007)。根据服务对象的类型和人数的多少,我们应将以能容纳三到四人,一般中国家庭成员人数的小木屋为主。同时还应设计一些供两人居住的小木屋和少量的六到八个床位的木屋。小木屋面积通常不大,当屋内人员比较挤时,就要考虑布局和隔断的运用,为游客提供相对独立的舒适空间。


  目前现有露营地中小木屋都是建在露营地相对边缘的地方,靠近林区边缘、河或小溪和向阳的缓坡林。当然也有建在疏林草地中的,但一般都是人工整理过的,或是人工纯林,以郁闭度在0.3-0.4的落叶或常绿针叶林最好。小木屋建设不易离服务中心区太远,一般在两千米之内比较合适,如果超过这个距离,服务中心的娱乐、购物设施对小木屋游客的意义就不大了,还应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增加建设成本。同时,小木屋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大,如果过于分散,也必须增加小木屋区的厕所等设施的布置,道路建设、水管、电力等相关设施也都要增加建设,将成本提高。小木屋建设既不能太分散,也要保证一定的间距,使其有充足的光照,还要注意防止夏日西晒,可以在木屋西边种植些大乔木或靠自然地形来遮挡西边狠毒的阳光,使露营者有舒适的环境。小屋间的距离不只与场地条件相符,还要与入住人员的年龄、人员组成和管理难易来综合考虑,以最大十五米为好,但以家庭、青年组群为服务对象的小屋组群而言,因为其易于管理,甚至不需要管理,对于这类族群小屋间的距离可以放大,但不宜超过六十米。而对于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时,由于服务对象年龄小,自理能力弱,所以小木屋与厕所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四十五米。


  小木屋风格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突出自然和文化。小木屋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石、竹、泥等这些天然材料,因为用这些材料做出的建筑外表非常朴素,易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露营的特色(图3-7A),建筑的内部修饰则各式各样,凸显个性,没有什么共性。目前小木屋的设计大多都是固定在一处的,也有能拆拼组合随意移动。


  小木屋的结构构造必须结合所建场地的地形和气候环境来设计,像在森林公园内要建设小木屋,因为在森林里,湿度比较大,防潮就是一个主要问题,而美国马的萨诸塞州莫贺克特雷尔州立得森林公园内依山坡而建的架空木质小木屋(图3-7B),在屋底的架空处理手法就能有效地防潮,同时也节约了建筑的材料一举两得。同时在屋顶处理上,在上层铺设有木板瓦,而在下层增加了一层防水,增强房屋的隔水性,也增长了使用期。在墙体处理上使用去皮、抛光的木材,有效防止虫蚁生长,并涂有清漆来有效防腐、防潮。


  三、营位单元布置方式

  根据单个营位停车数量的多少和营位的布置组合方式,提出了单车位型、多车位型、过度型、混合型四种露营区设计方式,满足游客对不同露营空间的需求。


  (1)单车位型

  每个营位的面积是按一辆车的露营游客活动所需空间来设计的,有帐篷搭建空间、停车空间、桌椅摆放及活动空间等,满足以上条件需要100~120㎡为宜。每个营位有单独的供水口、电源插孔和污水排放处等设施。不同营位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用植物、麻绳、石头、栅栏、圆木等天然材料分割。这种类型露营区保持了各营位之间的私密性,为露营者提供自己的活动空间,相互之间的干扰小,管理比较容易。但在旺季时不能灵活变换停车数,修路和营位的成本也较高,不利于露营者之间的交流,不适合团体使用,如图3-8A。

露营地露营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2)多车位型

  该类营区私密性较差,整体为中央广场型,供团体利用。这种类型营区在旅游旺季时,可以灵活的调节车间间距,增加停留车辆数,建设费用低,并且露营者可自由选择空间搭设帐篷,方便大型活动及团体使用。但因人流比较集中,相互容易影响,私密性差。同时管理难度比较大,入场停车应有专人引导,否则很难充分利用和划分空间而造成浪费,如图3-8B。


  (3)过渡型

  过渡型营地中既有单车位型的营位又有多车位型的营位,多车位型的车也不宜过多,每个区域设计能停放4至6辆汽车比较合适。如图5所示,这种营地类型是前两种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区域中的类型。这种类型相对更为合理和人性化,在单车位型的区域满足私密空间的需求,在多车位区又便于举行大型活动,满足团体使用的需求,如图3-8C。


  (4)混合型

  混合型营地是区域型和广场型两种营地相互结合的一种形式。它在场地周边布置有单个的露营营位,中间为这些露营者提供了提个公共活动区,可以提供一些组团娱乐活动。各营位的设施和单车位型相同,活动空间的设施可结合区域活动项目来布置些简单娱乐设施。混合型营位同时具备私密型和开放型两种营地类型的优势,既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又能举行集体活动满足团体需求,非常适合于由单个家庭组成的团体露营,但需要面积比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如图3-8D。


四种露营区设计方式

图3-8 四种露营区设计方式


  四、 帐篷、自驾车、房车露营区营位的设计

  (1)帐篷露营区

  帐篷露营区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徒步或乘公车来露营的,他们所能带的露营设施有限,主要依靠露营地提供,帐篷通常也是在营地内租的。该区的营位主要由搭设帐篷区和生活区组成,根据一个营位内露营的人数不同,营位的面积大小也不同,一个标准的营位单元面积在7米×7-10米之间,营位单元之间应保持移动的距离,以保证合适的私密性,也可以种植花灌木,对各区域进行虚隔。为卫生、防潮、防虫等常在搭设帐篷的区域设计有专为搭设帐篷而用的营帐位,它的面积最少要在30厘米×240厘米,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


  A.营位设计

  目前的营位设计通常都是在停车和搭设帐篷的地方铺设硬质铺装,而生活区则放在停车、搭设帐篷的场地周围的草地上,如图3-10A。本人认为这样设置有多不合理的地方,将生活区放在绿化地上,首先卫生问题很难保证,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草地上很容易有泥等污染物粘在生活用具上,其次没有对生活区的明显界限,很容易出现生活物品乱放,生活区不断扩大,抢占绿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对营位做如下调整如图3-10B,扩大硬质铺装的面积,将生活区包括进去,形成“4”或“8”字形铺装形式,同时为营位硬质铺装周边用天然材质镶边,既美观、卫生又能限制游人活动范围,以上问题迎刃而解。

露营地露营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B.营位结构的设计

  目前所使用的营位结构设计主要有简易型和抬高型两种帐篷营位。简易型的营位设计方法又分水平型和倾斜型的实际情况中,要根据营位所在地形和地质情况来选择。简易型营位的长应大于3.7米,宽度也应在2.5米以上。抬高式露营的营位,就是在场地上铺一个木板,游客在木板上搭设帐篷过夜。


  (2)自驾车露营区

  自驾车标准的营位有停车区、搭设帐篷区和活动区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其尺寸示意图如图3-13.

露营地露营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图 3-13 自驾车标准营位示意图


  据有人对四川省开车旅游的人员组成调查显示,在3到5人以上的人数占到游客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六(陈乾康 2004),在这部分人群当中为朋友和同事关系的又占到五分之二,剩下的则大多为家庭关系。这对露营地营位的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在营位设计时把3到5人,分成3到4人一个阶段和4到5人一个阶段。这样区分的根据是3到4人的人员组成可能是一家3口,也可能是3到4个同性朋友,我们通常可以将其安置在一个帐篷中,对于一个标准的营位就可以使其得到满足。而4到5人,可能是异性朋友,也可能是同性朋友,还可能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标准的营位就不能够满足需要了,如果在增加设计一个搭设帐篷的位置就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面积,建议面积在120平方米。


  目前我国露营地当中最常见的两类自驾车营位的布局模式:单辆自驾车营位和机动型自驾车营位。


  单辆自驾车营位布置类型是我国露营者使用最多的类型,只能停一辆车,可以露营3-5人,正好适合一家人或常见的小团体。在营位内提供露营所需的简单设施和水电接口,供游人使用。机动型自驾车营位可以停两个自驾车,可以有6-10人在这个营位内露营。特别适合两个家庭联合出游或小团体使用。将这个营位的露营工具和水电等设施改造后也可为拖挂式房车服务,成为房车营位。


  (3)房车露营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房车旅游是未来露营旅游的发展方向,房车营位与自驾车营位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车的类型和大小不同,还有房车营位所需的露营设施像露营野外桌凳、篝火圈等少了,但对水、气、电接口要求高了,必须是每个营位都有,而且布置要保证房车能接上。根据营位与道路结合的方式,将营位的布置方式分为退入式、旁路式、通过式等三种类型,根据营位类型的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提供不同的水、电和排污接口等设施。(作者:吴小青)


上一篇:露营地管理服务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露营地管理服务区布置案例
下一篇:露营地休闲娱乐区和拓展区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