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中山缘何要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小镇要怎么建?现在进展如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9-29  点击:917
从“专业镇”强市到“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创新矩阵布局,中山这种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执着追求,既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理念,也是重塑创新发展的“镇能量”。中山缘何要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小镇要怎么建?现在进展如何?

中山缘何要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小镇要怎么建?现在进展如何?

         三溪村是东区建设的古村落特色小镇。
 
         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古镇镇入围。成为广东省仅有的6个入围镇区之一;今年6月,中山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集中动工,包括火炬智慧健康小镇、东区三溪古屋文创小镇、小榄镇菊城智谷小镇、南头镇中国品牌家电特色小镇、三角镇迪茵湖小镇,标志着中山市特色小镇建设迈出新步伐。进入8月,住建部和省发改委先后公布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大涌镇都榜上有名,随即该镇也成为了继古镇镇后的中山市第二个全国特色小镇。
 
         两批次全国特色小镇共计403个,其中广东20个,中山2个,中山的总数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在省内仅次于佛山(3个),中山“镇能量”由此凸显。从“专业镇”强市到“特色小镇”建设这一创新矩阵布局,中山这种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执着追求,既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理念,也是重塑创新发展的“镇能量”。中山缘何要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小镇要怎么建?现在进展如何?
 
         专业镇产值占全市产值逾七成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传统专业镇的‘升级版’”,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表示,特色小镇是创新创业的载体,具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专业镇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动力,中山创建和培育特色小镇具有天然的土壤优势。
 
         “镇域经济,顾名思义,是以建制镇为单位发展起来的经济体,经济体内部通过发展一到两个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纵观中山经济发展轨迹,其镇域经济发展模式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梁士伦解读称,首先是传统专业镇雏形阶段。“上世纪80年代,凭借临近港澳、广佛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廉价的土地和低成本劳动力,中山各镇区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承接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南头镇接收了佛山顺德的辐射,开始家电装配和生产。与此同时,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微企业开始出现,乡镇企业纷纷发展起来,如古镇的镇办企业瞄准了市场对台灯的需求,从而拉开了发展灯饰产业的帷幕。而侨胞回乡投资以及大量外资进入中山建厂发展配套产业,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到快速发展阶段,梁士伦介绍,众多小微企业的集聚发展很快形成了各类具有鲜明镇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沙溪服装、大涌红木等,加之各镇区有意识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一镇多品”、“多镇一品”的传统专业镇模式真正形成,包括古镇灯饰、小榄五金等专业镇享誉海内外,给中山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中山24个镇区中有18个镇区都是专业镇,3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专业镇产值占全市产值七成以上,税收贡献达六成以上”。
 
         梁士伦表示,在新常态下,中山将新型专业镇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大力推进。但随着市场格局的快速变化和全球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尤其是专业镇扩张空间几乎已近极限的情况下,“镇域经济”的优势在加速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产业低端创新力不足、镇区之间产业雷同竞争激烈、公共服务配套措施跟不上产业转型的要求、城市和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等问题。“可见,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等低端要素资源支撑的传统专业镇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新形势,亟待加强资源统筹和创新突破。”
 
         特色小镇是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是破解中山空间资源瓶颈的重要抓手”,中山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伟英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以只占广东省1%的国土面积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山面积只有1800平方公里,长期以来24个镇区一直致力于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齐头并进发展,发展到现在,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已十分有限。反观近两年国内特色小镇发展突出的浙江省的一些小镇,虽然体量都不太大,但十分精致独特,建筑密度低,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中山优化产业布局颇有启发”。
 
         “特色小镇是中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陈伟英认为,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港口游戏游艺等专业镇经济,是中山从农业市迈向工业化并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较发达地区的功臣。然而,步入新常态的中山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消费需求外溢。特色小镇可以聚焦支撑中山长远发展的环保、健康、旅游、时尚、文化、高端装备等六大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中山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再创优势。当今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手在民间,人多好办事。通过建设特色小镇,牢牢抓住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通过着力于优化政务生态和社会生态,集聚创业者、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耦合,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中山再添一全国特色小镇
 
         今年6月,中山市首批规划18个市级特色小镇中的开发区火炬智慧健康小镇、东区三溪古屋文创小镇、小榄镇菊城智谷小镇、南头镇中国品牌家电特色小镇、三角镇迪茵湖小镇率先宣告动工,标志着中山市的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表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和省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按照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中山破解“四个难以为继”的重要抓手之一,5年后将有望实现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目标。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南都记者走访发现,首批开工的5个特色小镇无一不突出产业要素,许多是发挥各自优势把现有产业做大做强。
 
         “大涌镇未来建设特色小镇的目标定位,是依托近40年红木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红木制造向商贸会展与研发设计两端延伸,推进红木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红木文化体验区、全国红木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建设成为中国红木文化旅游名镇。”大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贺修虎表示。日前,住建部和省发改委先后公布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大涌镇都榜上有名。而此前,大涌镇已入选中山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记者发现,两批次全国特色小镇共计403个,其中广东20个,中山2个,中山的总数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在省内仅次于佛山(3个),中山“镇能量”由此凸显。
上一篇:辽阳:特色小镇吃透葡萄“生意经”
下一篇:未来长三角地区还规划建设200多个特色小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