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十五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发展有哪些机会?“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政策

来源:原创  时间:2024-10-23  点击:279
“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发展机会: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方面、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产业融合与发展方面、管理与运营模式创新方面

湖南、四川、山东、河南等省份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截至2023年底,湖南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50万亩,全省近2/3的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四川省近四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403万亩,累计建成5476万亩,居全国第五,作为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连续四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先后两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山东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56.7万亩,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激励奖励。河南省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600多万亩,其中,兰考县成为河南省首个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

“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发展有哪些机会?“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政策

“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政策导向研判


1、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

力争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按照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增加高标准农田的面积,确保完成既定的建设数量目标任务。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更要突出建设质量,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让高标准农田真正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标准,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聚焦重点区域

 主抓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集中力量把水稻、小麦生产功能区尽早全面建成高标准口粮田,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各区域的建设重点和主攻方向。东北地区重点加强工程配套,提高建设标准,打造大规模现代化粮食保障基地;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突出高效节水灌溉,解决灌溉保障条件薄弱、田间设施老化损毁等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加强灌排设施配套,提升农田抗旱防涝能力;西南、东南和青藏地区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地块破碎、土层浅薄等问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


3、注重生态、绿色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通过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提升农田生态保护能力和耕地自然景观水平,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


“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发展机会


1、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方面

(1)智慧化农业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如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传感器监测等将在“十五五”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通过对农田土壤、水分、肥力、病虫害等信息的精准监测和分析,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施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例如,根据土壤肥力的差异精确施肥,既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智能化农业设备应用

“十五五”时期新建高标准农田逐步推广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如自动驾驶拖拉机、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植保机等。通过智能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例如,自动驾驶拖拉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作业,提高作业的精度和效率;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自动调节灌溉量,实现节水灌溉。


(3)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利用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标准农田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对历年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进行分析,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和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生产风险。


2、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1)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采用生态护坡、生态沟渠等技术,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建设农田生态林网,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加强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节水灌溉技术升级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十五五”期间,节水灌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除了传统的喷灌、滴灌技术外,还将出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地下滴灌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需肥情况自动调节灌溉量和施肥量,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3)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田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十五五”期间,将加强对农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利用、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农田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融合与发展方面
    (1)高标准农田与特色农业产业融合

结合各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高标准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例如,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产区,建设高标准的果园、菜园、茶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2)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产业融合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在园区内,集成应用各种智慧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例如,通过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高标准农田与农村电商产业融合

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拓展高标准农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电商平台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


4、管理与运营模式创新方面
    (1)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在“十五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植保服务组织等。这些服务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

(2)农田建设与运营的一体化模式

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运营的一体化模式,提高农田的建设质量和运营效率。例如,由专业的农业企业或投资公司负责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运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农田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农田数据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通过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实时掌握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情况、生产情况、运营情况等信息,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农民可以获取农田的土壤、水分、肥力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企业可以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提供参考。



上一篇:“十五五”期间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下一篇:辽宁省持续推进“十五五”种业规划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