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十五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五五”趋势解读 |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7-01  点击:386
我国县域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东中西部县域发展基础与水平差异大。当前,县域发展普遍面临着人口流失及劳动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同质化竞争等共性问题与困境。“十五五”期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县域主体功能与主导产业特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科学谋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发展县域经济,既是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县域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东中西部县域发展基础与水平差异大。当前,县域发展普遍面临着人口流失及劳动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同质化竞争等共性问题与困境。“十五五”期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县域主体功能与主导产业特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科学谋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扩大县域就业容量。然而,许多县域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仍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的粗放投入,致使县域层面产业布局分散,工农业衔接不畅,要素集聚、产业承载、人才吸引和创新驱动的内生需求不足。在新的发展阶段,粗放的资源要素投入造成边际效益递减,单纯扩大经济规模的风险和挑战日益显现,县域经济亟需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下,各县应紧紧依托县域产业资源本底条件,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考虑未来县域人口及劳动力变化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同时,推动产业用地向园区和基地集中,引导新经济在县城集聚,以县域为单元建设多功能、复合型、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发挥好县域单元在涉农资源管理和资金统筹等方面的平台作用,真正解决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一、因势利导,依托资源本底条件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相比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的承载能力和容量相对有限。大部分县域的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生态保护压力较大、人才流失、资金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县域产业体系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企业主体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较弱,使县域经济以初级产品和低端产业为主,从业人员收入较低,产业成长性弱,对就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也不足。


二是县域软硬件发展环境对要素吸引力偏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部分县域的道路、市政、产业、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新缓慢。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面,县域城乡间公共服务质量差距较大,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城为中心,对乡村的延伸覆盖不足,乡村已有的公共服务在内容和质量上普遍难以满足需求。营商环境方面,就业创业的服务支持体系尚不健全,返乡人才创业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方面,东强西弱的县域发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东部地区的县域产业基础较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带动能力强。西部县域人口流失严重,基本以农业、矿业等自然资源利用型产业为主,产业链较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即便在一个省或同一个地级市内,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周边的县域经济水平普遍高于偏远县域。因此,各县都应当充分立足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功能定位,统筹县域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依托现有资源聚焦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不求多,但求精,构建特色鲜明的本地产业集群,合理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县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二、分类施策,根据县域主导功能类型科学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

我国县域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方面的存在显著差异,难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应根据自身类型特点,合理确定差异化产业发展路径、政府资源投放方式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产业功能县域要发挥专业特长,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等领域专业功能县域;


农产品主产区县域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但这类县城普遍经济基础薄弱、就业容量有限、人口集聚能力不强,需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吸纳更多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受制于地理环境约束,在传统认知下产业发展受限、要素集聚困难,需要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逐步有序承接生态地区超载人口转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能力,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模式,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影响县域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高质量供给不足、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县域经历了人口向县城或周边大城市快速转移的过程。当前,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变化趋势,其与县域产业发展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更是不可忽视。


“十五五” 趋势解读系列

总论—— 对“十五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的解读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

3.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态化手段

4. 以绿色低碳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5.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评估与资源优化配置

6. 新时期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7.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8.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之路

9.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10.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与企业服务效能提升


上一篇:中国气象局推进“十五五”规划预研工作
下一篇:“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十大趋势研判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