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 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 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70%
■ 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编制印发了《陕西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快全省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农业物质装备支撑。
《规划》以服务乡村振兴、满足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突出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和先行先试,为农业稳产保供提供基础性保障。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机械化增产减损作用,为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机械化节本增效作用,推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发挥机械化引领作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挥机械化驱动作用,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空间。
坚持政策扶持、市场主导。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支持政策和发展机制,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企业研发生产高端先进机具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坚持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整合产学研推用各方优势资源,提升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有效供给,推动运用新型农机装备,提升农机研发制造水平和推广应用效率效益,加快补上农业机械研发制造短板、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和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等短板。
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推进农机、农艺、农田、农业经营方式协同协调,因地制宜推动产前产中产后机具配套,技术、主体、规模、机制统筹,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优势,实现大豆、玉米等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果茶、农产品初加工等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规划》明确,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和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70%,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关键环节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薄弱环节机械化全面突破,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