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出炉 经济发展领域31条要点梳理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3-10  点击: 959次
  小编梳理出规划纲要草案在十三个方面31条经济领域要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规划纲要草案”)出台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

  小编梳理出规划纲要草案在十三个方面31条经济领域要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1、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3、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

  4、发展壮大。推动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5、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聚焦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

  6、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新发展格局:

  7、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8、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

  9、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10、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2、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3、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

  14、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5、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

  1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

  17、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制度,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业农村力度。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18、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19、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中常住人口折算比例,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分配主要依据跨省落户人口数量确定。

  20、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加快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1、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推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2、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2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24、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

  25、推动共建“”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6、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7、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8、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9、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30、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再分配机制。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31、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不设具体量化经济增速目
下一篇: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