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审议。未来5年乃至15年,山东怎么干?纲要草案描绘了未来山东新蓝图。
“十四五”山东经济增速为何这么定
这份约8.2万字的纲要草案,采用篇章结构,共17篇、68章,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二篇。主要总结成就、研判形势,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未来5年着力实现“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三至十六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纲要草案将省委《建议》确定的12项战略任务细化拓展为14项,增列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2篇,这部分主要是与国家规划数字经济篇章相对应、具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第三板块为总结,即第十七篇。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汇聚现代化强省建设强大合力。
草案纲要透露,我省“十四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设定为5.5%左右,工作中力争达到6%以上。纲要草案说明中表示,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落实省委《建议》确定的到203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目标。按照2020年7.3万亿元基数、年均增长5.5%测算,2025年我省生产总值将达到9.5万亿元。若2025年后继续保持5%左右增长,到2035年将超过1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提前2年实现预定目标。二是综合考虑发展条件。随着全省深化实施八大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将获得更加充分、更有质量的支撑保障。特别是2020年基数较低,如外部环境和疫情防控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将得以延续。三是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落实“走在前列、全面开创”要求,必须保持合理增速,5.5%的增速兼顾了增长潜力和适度弹性,有利于各级坚定信心推进动能转换,更好展现服务全国大局的责任担当。
把创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纲要草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其中,把创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明确要争取国家更多战略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完善“1313”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
山东提出,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省属高校“双高”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一揽子实施人才引聚政策、培养计划,赋予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大创新自主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梯次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建立国企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推动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必须抢抓发展“黄金期”,加快构建新动能主导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为此,纲要草案逐一明确了“十强”现代优势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实施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标志性项目,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实施强链、建链、补链、保链系列工程,塑造一流产业生态,大力培育“领航型”企业,带动形成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
未来五年“市市通高铁”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四横五纵”综合运输通道,以“市市通高铁”为目标,建设鲁南高铁、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山东段、雄商高铁山东段等高铁项目,打造四通八达公路网,建设现代化机场群。
在民生福祉方面,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关爱退役军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发展。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全面建成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打造中医药强省、体育强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协同发展。
开门问策 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这份纲要草案坚持开门编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省委先后召开12个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省政府多次组织专题研究、谋划重点任务,召开专家学者、基层代表、民主党派等座谈会。省人大多次就“十四五”发展提出宝贵意见,省政协积极建言献策,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导。
据悉,规划编制工作自2019年4月启动以来,历经前期研究、《基本思路》、《纲要框架》和《纲要草案》等4个阶段。省政府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先后开展70多项专题研究,形成和接收各类研究报告400多份,组织15次省内外调研,反复论证修改完善。
去年12月2日,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建议》后,纲要草案进一步对标对表,在框架结构、内容设置等方面与《建议》保持高度一致。12月17日,印发通知广泛征求省领导同志、省人大、省政协、各市各部门、中央驻鲁单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企业、高校和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等各方面意见,共收到230多个单位1100多条意见。12月底,又专门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25个部委意见,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对各方面意见,起草专班认真梳理、逐条研究,能吸收的全部吸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后,纲要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进行了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去年12月29日,省人大财经委对纲要草案进行了初审。今年1月8日,经省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第232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修改完善后,进一步征求了省领导意见。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审核,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省政协常委会协商讨论后,形成了提请这次会议审议的纲要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