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广西糖业“十四五”规划工作扬帆启航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2-09  点击: 833次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糖业发展,成立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统筹推进糖业农贸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糖业发展,成立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统筹推进糖业农贸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恢复。2017/18—2019/20年榨季,食糖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600万吨以上,比“十三五”末期的2014/15年榨季的510万吨提高100万吨以上。

二是糖料蔗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累计投入170多亿元建成500万亩“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糖料蔗生产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大幅提高。

三是全自治区糖企战略重组和“去产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制糖企业集团从2015年的17家减少到2020年的10家,形成6家年制糖能力超百万吨的企业集团;累计关停糖厂16间,淘汰落后产能6.65万吨,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四是产业链延伸取得新成效。特色红糖、冰糖、液体糖浆、黄金砂糖、甘蔗浓缩汁、甘蔗醋饮料、糖果、药用糖等近20个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制糖副产品逐步向高值化利用转化,蔗渣浆由造纸转向生产绿色高档餐具,并出口欧美发达国家;蔗叶资源化利用取得初步成效,蔗叶养牛发展到年存栏1万头以上。

五是新平台逐步形成。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自2017年9月破土动工以来,发展迅速。截止2020年10月,共引进糖业项目60个,合同投资额600多亿元。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9.4亿元,为打造集糖业精深加工、糖品交易、糖业科技示范展示、仓储物流、产业数字化展示、糖业国际合作交流、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糖业的核心平台走出坚实一步。

六是提质发展成效突显。制糖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和控制在东亚、广糖、南糖、中粮等大型企业的核心糖厂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连续煮糖、全自动分蜜机等装备应用不断增多。三分之一的糖厂已完成了自动卸蔗、自动装包码垛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传统制糖生产工艺取得重大突破,膜法绿色制糖技术已经具备产业化推广的条件。通讯、物联网、北斗定位、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成功应用于蔗地测量、土地确权、甘蔗收割、砍运调度、农机农具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方面,智慧糖业初具雏形。

七是糖业数字经济起步。糖业大数据云平台初步建成,糖业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涉糖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制糖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泛糖产品交易大数据服务平台、糖业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糖业政务监管大数据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广西泛糖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搭建完成并开始发挥作用,已经逐步整合交易、仓储物流、金融、防伪溯源和大数据五大服务。“糖业信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现代商业模式初步建立。

八是糖料蔗购销市场化改革破题。2019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放开糖厂蔗区管控、放开糖料蔗收购政府定价,由企业与蔗农通过订单合同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十四五”时期,广西糖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支持广西建设1150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并在2020—2022年,对广西新种糖料蔗给予350元/亩的脱毒、健康种苗补贴,支持广西扩大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覆盖面等,必将对稳定广西糖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糖业市场,由于我区不可缩小的土地资源禀赋天然劣势导致的高成本问题,我区糖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面对新的形势,专家们认为,以降本增效为中心,提质发展为主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挖潜力是广西糖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要在“十二五”“做大”、“十三五”“做优”基础上、“十四五”围绕“做强”目标,进一步巩固糖业基础地位,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借助现代信息及科技手段推动产业链智慧化升级,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深化糖业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共治,强化政策支撑与企业自强双向发力,强化三产融合与关联产业协作同步推进、强化甘蔗制糖与原糖精炼合作共赢,构建现代糖业发展新生态,全面提高广西糖业竞争力。

规划目标初步提出,到2025年,广西糖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篇:合肥都市圈“十四五”规划年底前完成初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