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柳州:“十四五”工业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2-09  点击: 1757次
  “十三五”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分水岭,“十三五”前的发展模式以量扩张为特征,“十四五”时期,柳州工业将真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工信局局长覃东林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

“”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分水岭,“”前的发展模式以量扩张为特征,“十四五”时期,柳州工业将真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工信局局长覃东林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市场好,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好卖。“十三五”时期,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竞争变得激烈。柳州工业增长由“十二五”时期两位数的高增长,降到“十三五”时期的个位数低增长。

这五年,柳州工业步步艰辛,压力传导推动了柳州工业。
 

转型期也是阵痛期

“我们生产的五菱新能源汽车很好卖,销售已经超过了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事业部产品总监张大伟说。

在新一轮技术影响下,作为2019年柳州产值过千亿的整车生产商,上汽通用五菱开始布局乘用化、新四化、国际化的新三大战略。目前,柳州新能源汽车拥有量走在了全国前列,提前实现2025年目标。在柳州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到柳州本地生产、被称为“人民代步车”的五菱新能源汽车,成为柳州工业发展新风向标。

汽车产业是柳州最大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可谓如日中天,2015年年产量250多万辆,柳州人称“国内每生产十辆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柳州产”。“十二五”时期,柳州市汽车总产量达到930万辆,是“十一五”时期的2.1倍。汽车产业成为驱动柳州工业“十二五”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到了“十三五”发展后半段,国内汽车市场销售疲软显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度影响着柳州汽车产业发展。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柳州汽车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中迈出了步伐。

业内人士称,尽管柳州工业发展速度降了下来,但柳州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质量却在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10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13家。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创造了柳州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十三五”时期,柳州出现了两家产值过千亿的实体企业。柳州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广西工业占比中上升,2019年柳州工业总量和增加值占据全自治区约四分之一。

不仅汽车厂家瞄准新赛道,开启了新的突围,柳州第二家销售过千亿的企业柳钢集团也开始进行战略性布局,分别在防城港和玉林大举建设沿海地区新钢铁基地。以柳钢为核心的广西钢铁战略性布局“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圆了广西沿海钢铁梦。

“十三五”时期,在市场的磨炼中提升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柳州培育,形成了传统产业优势突出、新兴产业加快壮大的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柳州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比重74.8%,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15%,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

柳州工业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十三五”时期,柳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效显著。今年1月至10月,柳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4%,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首次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跃居全国第一。

践行新使命 开启新征程

2018年,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坦言,尽管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大关,但和苏州、宁波、长沙等先进城市相比,总量还很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链条不够长,创新能力不够强。

“我们必须找准重点方向,明确目标任务,顺应新时代、践行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郑俊康说。

覃东林对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始终如一地贯彻一条主线,就是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撰写柳州工业“十四五”规划时,主要思考影响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问题:重点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加快推进?柳州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改善?

据介绍,柳州市将全面加快,不断提升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的行业地位。

加快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在汽车产业方面,既要巩固当前柳州汽车产销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的地位,也要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推进汽车产业向中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发展。在钢铁产业方面,在推进柳钢沿海新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柳州本部提质增效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在机械产业方面,要以工业设计和机器人产业为主攻方向,向智能化发展,保持机械行业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地位。要持续完善产业链、价值链,着力引进一批配套企业。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柳州市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培育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智能电网、装配式建筑、工业大数据四个新兴产业,提升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制药六大优势产业。

在新能源车新赛道上我国正在实现弯道超车。覃东林说,新能源汽车将是柳州汽车“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对柳州企业的影响大,前三季度,柳州市累计减产企业(不含停产)577家,减少产值546.3亿元,下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8个百分点;累计停产企业31家,下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1.1个百分点,但新能源车却产销两旺。2020年1月至11月,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13万辆,其中,五菱宝骏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2万辆,增幅达121.7%。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把柳州打造成生态宜居、经济实力较强的工业城市。”覃东林表示。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专家:“十四五”时期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到重要位置
下一篇:秦皇岛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