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四五”规划专家访谈:“十四五”是油控关键期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12-23  点击: 954次
  推动我国石油消费达峰并合理控制石油消费,是近中期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十四五”是油控关键期。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石油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也威胁着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在此背景下,石油消费总量达峰与控制方案研究势在必行。油控研究项目核心组成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我国石油消费达峰并合理控制石油消费,是近中期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十四五”是油控关键期。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油控研究项目。
 
杨富强: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和能源基金会中国(EFChina)作为协调单位,与国内外政府研究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十余家有影响力的单位合作,于2018年1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项目旨在促进石油资源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助力我国“跨越石油时代”,早日进入新能源时代,为保障能源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目标作出贡献。
 
问:您提出“十四五”为油控关键期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杨富强:我们将重点放在“十四五”,主要考虑到“两个达峰”。据预测,在油控路径下,2025年我国石油消费达峰,峰值7.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峰值101亿吨。“两个达峰”对于我们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达不到,后面的一系列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问:您认为应着重从哪些方面入手,保障油控目标的实现?
 
杨富强:简言之,要聚焦两大部门(交通、化工)、五大途径(减量、高效、替代、结构优化和清洁利用)、三大抓手(禁燃、净塑、定标)。建议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制定、发布和实施交通部门“禁燃”、石化部门“净塑”和其他部门“定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是制定交通部门的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地方和车企实践的基础上,政府决策者可以适时推出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向投资者发出明确的信号,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为企业战略调整留出提前量,同时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二是制定和实施更新的“限塑令”,分品种从源头上禁止、限制、替代和回收基于石油的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国是世界上塑料制品消费大国,对环境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化工行业做好行业禁塑、限塑和替代,再辅以末端的回收再利用和清洁处理。建立“净塑平台”,与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行动相结合,把“净塑”推向一个新高度。
三是在其他部门量多面广的耗油设备上,制定和实施更高的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首要抓好汽柴油发动机的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具体应怎样设定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指标?
 
杨富强: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指标有三个,第一个是指导性的石油消费占比;第二个是将强制性的乘用车双积分标准从部门上升为国家指标;第三    个是将石油对外依存度列为预警指标。具体来看,建议 “十四五”能源规划中,石油消费占比低于20%,每五年计划逐步地降低。乘用车能效标准每五年审核加严。2025年石油达峰时,对外依存度预警指标为73%,以后每年的对外依存度逐步下降。如有突破,将在下一年采取有效措施,将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预警指标之内。
 
问:在油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您有何建议?
 
杨富强:油控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度保障,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我国油控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指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以保障石油安全为前提,采用减量、替代和清洁利用三种途径,改革创新石油资源和石油制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石油消费增长速率和减少消费量。
 
减量化体制机制方面,以理顺价格机制为引领,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反映石油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使减少石油消费成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淘汰石化产业落后产能,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石化企业走出去战略,减少化工产品生产对国内石油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发展规模,创新交通管理制度,通过共享经济、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模式及奖励机制引导人们选择绿色出行、规避低效出行。推进节能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减少石油    消费的长效机制。
 
替代化体制机制方面,推进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替代能源发展,鼓励电动汽车、加气站、充电站等替代石油消费行业发展。加快推动天然气管网和储存设施改革,深化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天然气需求侧管理和调峰机制,提升天然气对石油的替代性。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以电代油相关改革。
 
清洁利用体制机制方面,以全面提升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标准为保障,推动建立并形成石化行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通过打破垄断,实现三桶油参与市场竞争,倒逼国内石油企业转变成提供新能源和天然气服务的转型企业。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全社会产业体系向石油消费清洁化转型。
 
问:有一种担忧是这种意志性的战略会影响经济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杨富强:总体来看,以石油消费总量控制为中心的“跨越石油时代”的发展战略将依靠市场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催生和哺育新的产业业态。我们建议加快调整取消不合理石油补贴,建立反映真实外部成本的石油市场价格和税费体系,完善促进节约和替代石油的财税政策。同时,制定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汽车技术革命;深化油气体制、投资和管理等领域改革,推动页岩油气开发革命;推动化工产品生产逐渐向中高端发展。这些都将促进新产业出现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发展。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云南省“十四五”广告产业发展规划》广告业营业额达96亿元
下一篇:“十四五”光伏建筑将大有可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