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露营地可以选择露营地 + 生态园模式 + 农村 + 农户 + 研学的发展模式。建议发展路径: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多方资源;做好整体规划,精准定位乡土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完善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门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露营地发展模式
(一)露营地 + 生态园模式
目前,乡村的各种农业生态园、果蔬基地在农村遍地开花,但仅提供观赏和采摘服务,项目较单一,客源青黄不接。乡村露营地的建设,可以选取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园、果蔬基地按营地建设标准拓建成营地教育场所,增加一些营地教育的项目。这样,学员既能接受到正规的营地教育,又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农事教育。把原有的生态园区、果蔬基地作为农事体验区,纳入营地学农项目。营地学员在农事体验区中开展耕种,体验播种、施肥、收获的完整过程,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农事体验活动,带动营地教育的学农教育发展。营地按照一定的收费标准支付给村集体或农户。同时,村集体将基地产出的和学员自己种植的各种蔬菜、瓜果在营地直销,既可以作为学员在营地活动期间的伙食原材料,也可以作为特产带回城市分享给亲戚朋友。这种模式下营地和村集体是共赢的,盘活了现有的农业生态园、果蔬基地,丰富了服务项目,可更好地聚集客源,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在投入不大的基础上,营地教育场所可以得到快速扩张。
(二)露营地 + 农村 + 农户模式
露营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的去处,同时也势必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露营地的建设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建立露营地与村集体合作、学员与农户亲密对接、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结对互助的发展模式将会实现多方共赢发展。一是以营地和村集体牵头,制定《农事体验项目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标准和具体要求,鼓励农户申报和承办农事体验项目,营地和村集体优选项目达标、服务意识好的农户,设立农事体验点,组织营员入户体验生活,每户农户每天可接待一定量的体验学生名,收入集体和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二是农户将自家的菜地、果园租给城市家庭,城市家庭周末或者节假日过来体验种菜、种果的过程,平时是农户帮忙打理,农户只是按月或按年收租金,收获的果蔬都归城市家庭所有。这种模式的效益是一举多得的,学员可获得的真实生活体验服务,增强了动手能力,城市家庭在农村有了自己的菜地和果园,享受到自己耕种的天然无害果蔬,增加了幸福感;农户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营地的人气也会得到提升,营地和农户的服务意识和质量也会更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露营地 + 研学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未来 3-5 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露营地在服务内容与客户锁定上应果断顺应研学旅行需求,深挖服务内容,打造露营地 + 研学的特色品牌。国外的研究认为露营地教育功能有四大方面 , 包括心理效益、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和身体效益等共 96 个活动效益。在国内露营地教育研究中 , 将露营地教育的效益分为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种,并认为露营地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德育发展、红色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发展有极大的优势[3]。营地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已形成共识,这些教育功能正是研学旅行所需要的,也是研学旅行所缺乏的。目前的研学旅行大多只有“旅行”,没有“研学”,没能将旅行和学习研究有机结合,“露营地 + 研学”的模式就是能将玩、学、体验深度融合的平台,所以说露营地与研学的结合势必会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乡村露营地发展路径
(一)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多方资源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露营地的发展可助力乡村振兴已在学界达成共识。国家对乡村体育旅游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走向规范和成熟,但政策上紧下松,顶层设计大而全,基层实施起来在财政和人力资源上都有很大压力。因此,基层政府应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乡村露营地建设。在财政、土地和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乡村露营地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财政政策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改善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可在乡村振兴专项扶持资金中拨付部分资金支持乡村露营地的建设,允许体育彩票资金的适当倾斜帮扶;鼓励企业与村集体共同开发、农户以劳力和土地入股等多种开发形式。其次,在土地使用上要出台有针对性的土地政策,为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文件印发实施,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对乡村振兴的产业用地作出合理安排,出台有针对性的土地政策。如南宫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时专门为农业设施和乡村旅游设施安排建设用地规模指标 923 亩;信阳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专列 35.19 万亩土地用于保障农村健康养老、民生工程、乡村旅游等,并将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列入重点项目清单。南京市专门制定了《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的若干土地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但部分政策规定还不够具体,如乡村旅游用地租赁及出让价格缺乏政策支撑。政策执行过程中落地困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地方政府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精准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后,要落实乡村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在露营地综合开发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将已有的相关税收政策制度化,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采取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元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露营地综合开发,对有利于乡村振兴发展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减免,如在水电、用地等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露营地综合开发的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进一步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培育相关产业链,构建露营地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二)做好整体规划 ,精准定位乡土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目前,露营地的发展以自发为主,呈现出散点分布、各自为政的发展特点,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从而导致区域内发展协同困难、同质化发展严重等问题。因此,以大乡村格局、大民生理念,将乡村露营地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列入旅游总体布局,政府主导,明确开发主体,做好整体规划,打造乡村露营地的发展格局。强化政策保障,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乡村露营地建设。在整体规划上,各地市县主导,旅游局牵头,以乡镇为单位因地制宜规划乡村露营地发展,实施分区建设,因地制宜规划露营地的功能,力求做到主题特色鲜明、彼此相互平衡和吸引。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的,着重建设森林型、乡村型、山地型露营地 , 位于植被良好的森林地区,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康养度假的绝佳选择,可设置森林露营地,活动大多与森林露营地养生、运动相关,例如徒步、野营、拓展等。位于海边,一般可规划设置滨海露营地,开发沙排、冲浪、潜水、海钓等项目。另外,还可以根据露营者的使用目的设置登山野营地、教育用训练营地、以娱乐为目的的团体营地、以休闲式为目的的营地等。
此外,从研学课程需求来看,露营地课程内容的设计:第一,打造主题突出、差异明显的营地体验。营地教育的功能多样,单个营地往往难以全面覆盖,追求大而全的营地教育是不现实的,好的营地教育应该是主题鲜明、深耕细作的精品营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旅游资源设置不同的主题,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第二,营地课程设计要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打造精品课程体系。营地教育功能包括心理效益、社会效益、身体效益等方面,营地课程应该涵盖青少年身、心、社的发展,既要注重体能的发展,也要满足青少年交往、合作、竞争、认同等心理需求。
因此,乡村露营地的布局要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应遵循实施差异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规划线路供游客进行多元选择,以满足不同客户群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以此提高乡村露营地吸引力,扩大社会影响。
(三)完善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GB/T31710) 对营地建设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有明确的要求 [5]。在乡村露营地基础设施的保障方面,并不需要追求高质量的场地设施设备和高水平的吃、住、行等服务,只要具体落实村村通道路修建,着手水、电、气网络化铺设等基础设施,并借助乡村振兴工程推进乡村安保服务、医疗救援、运动保险等体育旅游配套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环境优势,打造体验式农业、体验式渔业和体验式果蔬采摘等,打造属于自己营地风格的基础设施,从而使游客享受到有特色的旅游体验。在网络建设方面,据已有营地的运营数据情况来看,大多数露营地在电子商务、独立网站、App 等服务项目上还有待完善。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露营地应建立自己的独立网站,融入电商市场,完善旅游环节的各项服务,如订票、订餐以及售后评价等,从而实现经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让露营地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客流量、游客消费习惯和规律等,为以后设施设备改进、营地内容设计和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四)培养专门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专业的露营地运营商是乡村露营地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乡村露营地在国内尚属新兴业态,业内缺乏十足经验借鉴,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更是不足,这是制约当前我国乡村露营地发展的短板。所以,在营地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露营地运营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外引内培”,对外重视人才的引进,对内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运营商要重视农民主体地位,与村集体、农户合作,系统挖掘和培养本土经验丰富的露营地管理人才,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本地通”的专门人才,又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可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速度和成效。其次,营地导师团队的建设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营地教育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露营地能否保持稳定客源,师资力量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要根据营地自身条件的需要和配备或外聘具有相关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坚决杜绝营地导师无证上岗的情况。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师资的培训。“走出去”就是委派营地员工到高校或各种专业培训班进修学习;“请进来”则是从外面聘请专业培训团队到营地来对员工集体培训,这种形式效率高,能增强师资力量,营员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服务水平。最后,在露营地开发建设过程中 , 为确保营员能在安全、卫生的营地环境下放心进行露营活动,还应加大营地安保队伍、医疗队伍的建设。(作者: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