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军民融合产业园规划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从大阅兵看中国船舶工业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1-19  点击:1375
9月3日大阅兵中,海上攻防部队包括舰空导弹方队、反舰导弹方队、岸舰导弹方队等3个方队。尽管受场地环境所限,海军武器装备仅能展示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岸舰导弹,但搭载这些武器的海军船舶仍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项目之一。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以

9月3日大阅兵中,海上攻防部队包括舰空导弹方队、反舰导弹方队、岸舰导弹方队等3个方队。尽管受场地环境所限,海军武器装备仅能展示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岸舰导弹,但搭载这些武器的海军船舶仍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项目之一。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以及加快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海军装备和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以推动我国尽早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民族船舶工业的艰辛之路
 
翻开世界造船史,中华民族有着引以为傲的辉煌,在数百年前的明朝,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就曾创造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史篇。
 
虽然造船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进入近代的中国造船业却是满目疮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在美日德苏等四国雄霸全球海洋时,我们的船舶工业却还是一穷二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负陆面海、陆海兼备的大国,船舶业的兴衰决定着我国海洋国防的强与弱。1977年,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至此,我国船舶工业正式开始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新征程。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告诉记者,我国海军国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最初的缴获、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这一发展历程。船舶工业是关系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国海军实力与船舶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船舶工业实力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军事造船能力,对我国海军国防力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我国跃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然而,尽管中国船舶工业在总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并不是造船强国。
 
军民融合共筑船舶强国梦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近日,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有声音认为,推进船舶工业的军民“深度融合”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我国要初步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
 
贺在华告诉记者,我国船舶制造和远洋装备制造在技术、产品、能力、人才、资本等方面都进行了军民融合。如“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我国首艘lng船、“科学号”海洋调查船等高端大型海洋装备,都是近几年来军民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转化落地,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较大的作用。
 
为海军打造更多“海上利器”
 
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我国船舶工业先后经历了“以军为主”“以军带民”“以民养军”“寓军于民”等阶段,并摸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如归口配套、企业联营等,在“民参军”“军转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中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转换效率最优、军民结合最深的行业。
 
有专家认为,虽然我国船舶工业在军民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军民融合通道不通畅,军民资源共享水平不高,在有机互动、有效转化方面的成效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形成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健全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我国需加强海军装备建设和民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建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先进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在军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军工与民用资源的互动共享,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海军装备和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为人民海军打造更多“海上利器”,并推动我国尽早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上一篇:我国军民融合领域将迎来五大利好
下一篇: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