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改《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的决定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31 点击:916 |
|
要治理出租车行业的弊端,有关部门还得重新回到以服务消费者的重心上来。不只是与时俱进使用网络手段,也不仅仅让车辆变得豪华干净。关键还是要以公众的诉求为出发点,重新审视运营和监督链条中的各种失范、漏洞和不作为,倒推行业体制改变。 |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的决定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规,拒载、议价、甩客、绕道、不按规定出具票据等行为的罚款标准从原规定的50元以上200元以下提高至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自从网约车在各个城市形成庞大产业后,传统出租车从业者多会认为自己的生存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和威胁。经过几年的磨合和适应,有司机会为了更高利润转行开专车,还出现了出租车公司没司机的现象。尽管如此,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意识并没有出现普遍性的反省和革新。看似有复杂管理体制的的士,和私人开专车的服务水平相比,依然差距明显。
比如在广州,对出租车的管理一直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部分国有出租车公司也堪称模范。然而,拒载、议价、甩客、绕道、不按规定出具票据等行为一直都无法根绝。尤其在高峰期,在下午三四点钟的交班时间,拒载几乎成了常态。空车司机常常一边问目的地一边慢驶,不顺路的直接开走。类似情况,乘客自然可以投诉。问题是投诉最后转到出租车公司,企业能有多大积极性惩罚司机呢?小型的士公司管理松散,担心的哥流失,更不会有强烈自律性。广州外地人口多,外地客被拒载后投诉,还会被热线告知可能要现场对质。各种的限制,各种的“证据不足”,都在纵容拒载的蔓延,却并无良方。
另一方面,部分出租车司机私下改表谋取暴利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治。只要交通越拥堵,耗时越长,乘客就越难判断路费高的真正原因。偏偏这种直接关乎乘客利益的改表问题,却是连交通管理部门都管不了,需要质监部门配合才能查处。
解决出租车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的问题,不只是靠管理规定有多细致多严格,罚款金额有多高。诸如在火车南站打的只能议价、拼车或坐黑车,在高峰期和热门地区注定打不到车,的士司机不接电召等问题,一直都缺乏有效解决方案。相比之下,网约车因为自始至终都在移动网络中留痕迹,信息高度透明,激励和处罚直接到位,对用户体验和投诉有自动化机制,加上大数据统计,拥有了对驾驶员绝对的掌控和惩罚权。可惜互联网化管理模式,放在出租车业,却会遭遇各种行政桎梏、利益顾虑、企业和司机的博弈,而变得无从运作。
要治理出租车行业的弊端,有关部门还得重新回到以服务消费者的重心上来。不只是与时俱进使用网络手段,也不仅仅让车辆变得豪华干净。关键还是要以公众的诉求为出发点,重新审视运营和监督链条中的各种失范、漏洞和不作为,倒推行业体制改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