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中航工业党组印发《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首次以党组决定的形式对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吹响了聚焦航空主业、加快产业发展的号角。中航工业通飞及其成员单位深入落实集团党组《决定》,完善全产业链布局,重组价值链环节,以通用航空的大发展助力航空强国建设。
不辱使命 阔步前行 把握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
7月27日,中航工业党组印发《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以党组决定的形式对中航工业如何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行战略部署。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工业通飞研究院(以下简称“院所”)党委在认真学习《决定》内容之后,采取落实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各项扎实举措,把握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
转变观念,实现任务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要将市场需求贯穿到研制全过程,要将市场的需求转化为设计的输入及设计要求,为用户着想,把给用户带来最大利益作为使命。要将市场需求分解到每一系统、每个环节,一切的评判标准以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唯一标准,真正把市场需求落到实处。
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研发流程。我们要针对解决研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创新设计流程,要研究吃透国外先进通航企业的研发流程,重视前期策划和概念设计,将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迭代,加强研发各阶段产品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的评估,明确各阶段设计输入和输出的具体要求和判据,并形成标准模板,流程要确保研制风险的逐步降低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贴合。
全面开发,合作共赢,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研发部门,院所要以开放的思维走入市场,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政策,引进外部资本,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于社会。院所要以在浙江德清成立研究分院为契机,以AD100 飞机研发为试点,创新体制机制。参考国际先进通航企业的研发模式,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薪酬体系(含骨干持股)等方面创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设计、工艺、生产试制一套人马并实现市场化运作,建成能对市场快速反应的通用航空研发中心。引进国际水平高层次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加强市场研究,吸引外部资本共同开发通航产品,让院所研发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领飞”910地效飞机、“青鸟”轻型飞机为契机,积极参与社会通用飞机的研发,对通航产业新进入者提供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支撑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提高院所知名度。
以AG50轻型运动飞机、“领飞”910轻型地效飞机、SZ300载人观光系留气球、腐蚀防护产品为试点实行内部员工入股(现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推行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及“责权利对等”原则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后续浮空器和通用飞行器产品发展奠定基础。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抓住浮空器、通用飞机国际合作的机遇,虚心向西锐和其他国际合作方学习,夯实基础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在水面飞行器方面,突破高抗浪性设计、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在浮空飞行器方面,突破系留气球抗风能力设计与验证、对流层飞艇长航时设计等关键技术。在通用飞机方面,突破通用飞机先进构型、复合材料设计、载荷设计、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院所核心竞争力。
做好规划,完善产品型谱。院所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商业成功为目的,不断完善产品系列型谱,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产品。水陆两栖飞机产品方面要完成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适航取证工作。系留气球产品开展旅游观光、环境监测、快速部署、反恐安保、通信中继等系列产品研制。对流层飞艇产品通过国际合作,推进重载飞艇研制;以现有对流层飞艇技术试验艇为基础,持续推进对流层飞艇立项研制并投入市场;启动载人飞艇产品研制,完成适航取证并投入市场。地效飞机产品完成2吨级地效飞机产品研制,开展5吨级、20吨级地效飞机立项研制,突破50吨级关键技术,适时启动产品研制。通用飞机产品,完成双发涡桨公务机的研制,完成AG300飞机和AG50轻型运动飞机适航取证,持续推进AG100初级教练机研制,适时启动双发活塞多用途飞机、MVP高端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
卧薪尝胆,奋力拼搏,向引领通航市场前进。我们不仅要紧跟世界通用航空发展的潮流,更要研究世界通用航空发展的趋势,抢占通用航空的制高点,要积极开展垂直起降公务机、超音速公务机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向引领通用航空市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