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和州市征求意见工作,并进入公示期。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实现工农业产值350亿元左右。
据悉,全省16个州市中有10个州市49个县产糖,约150万多农户、600多万蔗农种植甘蔗。“十二五”期间,在糖业市场环境比较困难、其他产糖省区出现产业萎缩、省内部分农特产品加工业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2009—2010年榨季的16.5%,上升到2014—2015年榨季21.9%,在全国的产业地位大幅提升。
《规划》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在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到2020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其中高产高糖原料基地由150万亩发展到250万亩,糖料生产成本与食糖出口大国差距明显缩小;在制糖加工方面,到2020年,实现糖厂日处理甘蔗达到25万吨,年产糖产品300万吨,其中以红糖为主导的大健康产品、以低聚果糖为主导的功能性糖产品形成一定规模,产量达30万吨;在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方方面,到2020年,实现年产蔗渣浆纸20万吨、酒精15万吨、酵母3.5万吨、有机肥20万吨以上,糖业综合利用及深加工产值达到70亿元。
《规划》提出:按照“稳住省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思路,在临沧、德宏、保山、普洱等8个州市共规划甘蔗种植生产县(市)区41个,其中规划省级糖料甘蔗重点县(市)区32个(含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县21个)。境外方面,继续推进中国与缅甸、老挝的甘蔗原料合作项目,同时积极探索与越南的甘蔗原料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围绕“互联网+”和“云上云”行动计划打造“互联网+食糖”新模式,建立云南省食糖产业数据库。同时,引导企业加大供给侧创新,突破白砂糖单一品种营销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拓展红糖、冰糖、精制糖、功能性糖等品种的网络营销空间,鼓励制糖企业构建“现货+期货+电子商务”等多层次营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