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
如何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关于韧性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
韧性城市规划,需要认真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导向下的城市发展理念,从工程思维转向生态思维。韧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被国家高度重视,业界广泛关注。但如果回顾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得承认,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为数不少的一些地方,其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忽视城市安全为代价换来的。尤其是在大家熟知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一些城市相互攀比,规模激增,功能复杂,各种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似乎布局越突出中心、建筑越高、设施越大型,城市就越好,或者越有利可图,于是,动不动就是攀比所谓的CBD、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加上交通枢纽及TOD、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聚集,以及个别地方过度的土地集约使用,客观上形成了不恰当的大规模、高密度集聚,以致结构失序、功能失调,造成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也造成安全风险在这些公共设施和空间场所集聚。可以说,过去广泛存在的单中心、过度集聚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主要是源于传统工业文明导向下的城市发展理念,由此形成的城市发展格局事实上不利于风险防范与化解,这是韧性城市规划建设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的基本问题与挑战之一。
韧性城市规划,需要建立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国内各地的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情况来看,对于如何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落实韧性城市发展理念的问题,国内大多数城市尚处于探索中,有城市宏观层面的韧性城市规划研究,也有一些中微观层面的规划建设案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南西北中,各地面临的灾害种类、风险和城市韧性本底条件的差异很大,不同灾害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规划建设韧性城市,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灾害风险和城市韧性本底条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同时,也需要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韧性体系的建立、指标的分类与权重的设定,需要有分区施策、分步实施的综合考量。如果全国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只是强调一些通用性、常规性的原则和要求,只用一把尺子简单度量,则韧性城市发展方向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或者被业内、公众所诟病。过去的一些专项规划对“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事实上重视不够,韧性城市规划应当避免重蹈覆辙。无论是地方性还是全国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都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原则,既能够进行统筹协调和横向对比,又能够充分结合当地韧性本底条件。
韧性城市的实现途径,应以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为重要抓手。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是保障城市韧性的基本条件,为此,韧性城市的实现途径,需要与政府各部门法定职责、规划自然资源部门事权和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结合,以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为重要抓手。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应全面贯彻、融合韧性城市规划理念,合理设定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总目标,统筹城市治理策略和韧性提升举措,同时,宜同步开展韧性城市专项规划,将提升城市韧性所需的空间资源配置及相关要求,反馈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以落实和保障城市韧性空间。在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中,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建立韧性城市体系,合理确定目标、指标和标准,统筹协调各类功能组织、设施布局,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和管控要求,并指导和约束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应具体落实各类韧性空间、环境、设施,对地块提出韧性城市建设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由此,从源头上规避、遏制和消除风险。(作者: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