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大朗镇智能制造技术趋势论坛在东莞市大朗镇召开。大会由大朗镇经济科技信息局主办,以“展望中国智能制造,勾勒十年发展宏图”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大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把脉,并就大朗及国际创新人才的联合创新合作架构进行探讨。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原主任袁学锋、香港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吕新荣等知名专家,以及环球工业机械(东莞)有限公司、广东伯朗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论坛上进行主题演讲及圆桌讨论。本次论坛有来自东莞及周边城市的机器人及自动化企业和制造型企业150多家前来参加。
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国家战略”后,智能制造成为世界主流国家的一致选择。2015年3月,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工程列为五大工程、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列为十大领域。东莞也提出,到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力争实现1000亿元规模。
改革开放30年来,大朗镇相继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等14张“国家级名片”,形成机械制造、毛纺等多个产业集群。目前,大朗拥有7000多家毛织企业,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换人”的需求更加迫切,这成为了大朗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业提速发展的契机。近年来,大朗镇多方引进装备制造业,如今该项产业产值约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成,成为大朗的一项支柱产业。
去年,大朗还出台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大朗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针织装备、注塑行业相关设备、数控机床、压铸自动化、电子行业生产装备等领域,推动大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争全镇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占全镇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同时,该镇还计划培育3至5家10亿元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在重点行业规模企业全面实现“机器换人”,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万元/人以上。该镇还提出组织镇内机器人装备制造、应用企业成立“大朗镇智能装备行业协会”。通过集聚业内资源、加强协作创新、联合开拓市场、扩展外部合作、打造区域品牌等工作,促进大朗镇智能装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最近,大朗已与中科院高能所共建先进技术研究院,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平台。
此次论坛将进一步推动大朗乃至东莞的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开创东莞制造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