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发展,珠西地区先进装备制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活力大幅提升,2016 年获批进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为探索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速落地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有关专家指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01、其一,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构建部、省、市纵向贯通、城市间横向联动推进的政策体系。在部省间,广东省与工信部签署《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合作协议》;在地区间,确立了由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共24个单位组成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部门间,省有关单位出台扶持政策措施文件39个,从用地、用海、财政、金融、人才、创新、项目审批、环评手续等角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自产业带建设以来,珠江西岸共引进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项目599个。
02、其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形成完善的任务推进工作机制。广东省经信委先后发布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评估工作制度》等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各地区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2014年以来,共推进美国福陆海工、中兴智能汽车、沈阳机床等391个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推动ABB机器人、艾默生电气、北汽福田等317个亿元以上项目新投产。
03、其三,以工作母机类制造业为抓手,推进部分先进装备制造“超常规发展”。工作母机类制造业是珠江西岸根据自身产业情况提出的一个新的产业概念,依照国家统计局标准,包括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9个中类和切削工具制造等50个小类。
04、其四,以协同发展为方向,推动大中小企业集群式融通发展。在产业带建设过程中,珠西依托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主动对接大企业,共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装备制造龙头骨干企业131家,形成20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
1、首先,加强部、省、市联动。省联动机制是我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的一条推进地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经验。依托部省联动机制,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既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得到工信部的认可与支持,又充分调动了广东省的积极性,集中体现了多方面力量。
2、其次,增进区域内外协同。对城市群而言,地区间的统筹协调既是痛点难点,也是潜力所在。“有些地区产业发展面临同质化、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等问题,建议参考珠西经验,增进区域内、区域间产业协同水平。”赛迪智库专家表示,“珠西样本”不仅重视区域内各城市间招商、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的协同,也关注珠江西岸与东岸、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协同。
3、最后,强化试点示范引领。“我国制造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很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经验借鉴,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等问题。”赛迪智库专家指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典型地区的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其它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