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云冈、恒山、古城等景区景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建浑源、灵丘、大同县3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老城区是我市历史文化和古都文化的标识。今年全面启动开工古城内代王府、九龙壁、大同府衙等18项修复工程,延续古城文脉。开工建设21万平方米全省面积最大广场——永泰门广场工程,年内投入使用。建成全省最大的北魏辽金平城百座博物馆,守住大同文化的根。全面推动东小城项目开工启动。开工建设御河北拓南延生态工程,投资7.2亿元,将御河两岸建成市民休闲健身、宜居宜游的好去处。
二是建好长城旅游一号公路。重点打造东起天镇李二口、西至左云摩天岭249公里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建成后,将形成横贯天镇、阳高、新荣、南郊、左云5个县区的绿色廊道、旅游通道、风光大道,成为生态旅游的观光路、助农增收的致富路。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优先开发桑干河流域、神溪湿地、唐河流域、火山群等旅游资源富集区。培育上下北泉、车河有机农业社区等一批新型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进阳高农业生态观光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加快云冈小镇、恒山古镇、新平堡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建设,为全市农村城镇化创造示范。重点打造天镇贾家屯、大同吉家庄、灵丘红石塄、广灵涧西村等一批宜居宜业示范乡村。
四是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以白登山万龙滑雪场和中芬启迪冰雪体育中心为起点,补齐冬季旅游项目短板,创建全天候全域旅游新常态。
五是建设综合康养产业区。积极引进复华置地、卓越集团、华体集团、中能建投等战略投资者,加快综合康养产业区建设,构建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相融合的新型健康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扶持阳高康养休闲养生基地建设等项目,打造国家级康养基地。
六是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旅新业态、基础建设、康养度假、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文化演艺等7个方面34个文旅融合项目建设,着力补齐短板,丰富文旅业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提升大同人气,带火大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