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是合肥重点培育发展的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一举一动备受人们关注。昨天上午,从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上获悉,合肥电子信息产业计划以芯片和面板为基础,整机和应用为牵引,软件和信息服务为支撑,到2020年实现产值5000亿元。
今年产值将达14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也是合肥市重点培育发展的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整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新型显示产业已位居全国三甲。
今年以来,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数据显示,1~11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实现产值1120.5亿元,实现增加值312.3亿元,增长42.5%,快于全市工业30.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加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
“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了联想、京东方、彩虹、台湾友达等大企业,更培育了科大讯飞、科大恒星、四创电子等知名企业,在智能语音和量子通信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国际领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库专家李珂表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合肥拥有产业基础、便捷交通和政策扶持等诸多优势,做好规划可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合肥电子信息产业与南京、杭州等先发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比如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少、高端人才缺乏、科教资源转化不足、产业集聚度不够等。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与合肥实际,该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合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计划重点建设新型显示、泛半导体、智能终端制造、安全电子、特色软件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五大产业集群,进而构建智能终端、智能能源、智慧城市三大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