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天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医药产业园区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10-14  点击:1670
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有12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6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产业化之路,彰显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越来越强的发展动力。

天津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昨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天津天保基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为推进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推动研究所科技成果落地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有12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6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近几年,作为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医药产业园区,聚集起了众多在业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代表企业。这些园区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设备、团队、审批、成果转化等一揽子支持,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产业化之路,彰显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越来越强的发展动力。
 
  “新援”加盟 注入全新发展活力
 
  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期)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中科智谷园区,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合作双方将利用研究所技术和人才资源,发挥天保基建资产和资金优势,结合各自特点形成紧密互补,共同面向国际和国内生物科技及相关产业需求,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孵化、技术引进、技术输出、企业培育等方式,力争在生物基材料、生物医药、生物检测、功能性食品等相关生物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表示,签约双方合作将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创新主体从研究所向高科技企业转变、创新模式从封闭式研发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创新途径从单一科技创新向跨领域融合创新转变;建设一个开放、国际化的人才集聚与培养基地、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基地以及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基地。此外,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打通生物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研发孵化转化的瓶颈,三年内努力实现80至100项产业技术创新,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高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生物高端产品的产业创新中心与研发孵化转化基地,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产业聚集园区。
 
  除了天津市工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外,今年以来,滨海新区还有数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落户滨海新区,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发展活力。
 
  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不久前正式落户于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该基地是引进英国“牛津-剑桥-伦敦”金三角区域高端技术人才、基金、管理、销售与技术交流合作模式的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聚集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将引进全球(重点为中英)医药领域领先研发技术成果,并实现落地转化。英国金三角区域的高校、科研机构众多,高端技术与人才聚集,管理能力先进,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的主要集散地。而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希望能在3-5年的时间里,引进、加盟、合作50-100个项目或公司,推动这些优质项目在滨海新区成功落地产业化。
 
  此外,中德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也于上个月成功落地新区。这座专业化园区将主要瞄准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推动两国生物医药领域企业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从上述园区“加盟”新区的动作中不难看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在释放着国际合作的讯号。随着“中英基地”和“中德产业园”的招商建设步伐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水平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将会来到新区,推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登上一个新台阶。
 
  专业服务
 
  助力崛起产业高地
 
  全新落户的产业园区能够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生力量,而此前落户的产业园区已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为生物医药产业跻身新区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奠定了有力基础。
 
  由科技部等四部委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滨海新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主体和龙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在新药研发、高层人才聚集、创新项目引进、企业孵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了解,该院拥有完善的服务引导机制,可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融资、市场推广、项目课题申报等方面服务。同时,无论是入驻企业还是院外科研院所,均可共享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成本价享受药物分析测试、药物信息筛选乃至新药申报的“一站式”专业服务。凭借这些优势,联合研究院“磁石”效应尽显,截至目前,共累计引进了330个国内外优势项目、孵化了190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11项突破性成果,辐射带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自助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新区当之无愧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除上述产业园区外,记者留意到,新区近年来还聚集了泰达大健康产业园、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园、滨海华大基因产业研究院和基因科技产业园、九州通绿谷医药健康产业园、赛德诊断治疗药物及医疗设备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化园区。这些园区从各自优势领域出发,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后,有力支撑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的产业集聚度密不可分。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增多,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不断推进,各园区、企业、项目之间的沟通交流将逐步深化,进而产生化学反应。一些共性的关键技术将被分享,加速带动国内外优质资源向新区及各功能区聚集,提升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质量。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上述产业园区将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助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及高端化发展。
上一篇:“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下一篇:投资1.2亿元建设新能源车用电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