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三位一体的整体科技布局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7-19 点击:650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专项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前沿技术、生物医药产业、临床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科技布局。
201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专项是行动计划确定的12个重大专项之一,是市政府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在科技支撑方面的重要举措。该专项部署了两项重点任务,即:“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到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力争成为支柱产业。
2016年7月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专项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科委作为专项的牵头组织单位,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投资促进局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市委常委会有关部署,加强推动专项实施,形成了系列成果,特举行新闻发布会。
目前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前沿技术、生物医药产业、临床医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科技布局。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建设和完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G20工程自2010年起启动实施。按照二八法则,“G20”寓意是聚焦和服务产业关键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并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全面跨越创新发展。历经两期,已形成一系列成果,主要是:
第一,总量平稳快速增长。“十一五”末北京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到400亿,“十二五”末达到1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6%,成为北京新增的千亿级产业。医药工业利润总额保持全国前五,销售利润率始终全国第一,医药工业增加值上升至全市第二位。57家G20企业中十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从2010年的7家增长到2015年的13家,诞生了首家百亿级企业。57家G20企业发挥了核心带动作用,截至2015年12月实现营业收入566.5亿元,占全市医药工业的58.1%。
第二,“四轮驱动”发展格局不断巩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占医药制造业的93%。其中,化学制药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规模优势,生物药品制造业增长强劲。
第三,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战略布局前沿技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结构生物学、基因诊断、生物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重磅品种、创新产品和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北京取得新药临床批件超过300个,数量居全国首位;获得药品批准文号370余个。年销售5-10亿元品种17个,10亿元以上品种8个,北京医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连续10年在全国主要医药发达省市中保持第一。
第四,“一南一北”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初步形成了“一南一北、各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南”包括以亦庄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基地,“北”包括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中心。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围绕影响企业发展的资金、空间、技术、政策、研发服务五个方面的关键“痛点”,北京市科委会同相关委办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发挥科技经费对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为解决生物医药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市科委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担保机构等实施“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激励试点方案”,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风险备偿等方式,“十二五”期间,引导20家商业金融机构累计为247家企业发放贷款近200亿元,体现了科技“信号源”,金融“放大器”作用。此外,为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政府资金采取后补助和间接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技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发挥人才技术供给对企业创新的带动作用。高端人才团队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为实现高端人才的聚集,开展“G20工程人才行动”,“外引”海外领军人才,“内联”本土高端人才,“培育”应用型人才。截至“十二五”末,北京已有42位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家入选“千人计划”;101位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入选“海聚工程”。
第三,多委办局联动,协同推进创新品种上市应用。市科委会同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市投促局、市食药局、市卫计委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在医保目录、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和注册审批等方面协同推进,加速生物医药创新品种上市。以G20企业重大创新品种为代表的88个医药品种纳入北京市医保目录,市科委联合市卫计委推动招标采购使京产药品本地市场份额从8%提高到13%,联合市食药局推动首批5个1类新药进入“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绿色通道,加快药品审批进度。
第四,发挥技术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0)为抓手,推动研发技术服务业的发展,ABO联盟形成了“化学合成及制剂”、“蛋白抗体”、“临床前评价”等6个专有技术平台,已服务创新品种2000余项,成为带动首都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同志指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科委仍将以“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专项为载体,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下,结合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从“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形成工作抓手;加强创新培育力度,加快高端产出;完善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创业;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促进协同发展;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制度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重点工作,聚焦并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精尖发展。
会上,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就本单位的技术成果及相关实施案例情况做了详细发布。
上一篇:
深圳工业设计发展态势喜人 助传统企业转型重塑竞争优势
下一篇:
拉萨市举行净土健康产业发展2016年第一次推进大会 打造净土优势特色产业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