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重庆积极利用存量房地资源多措并举激发文化产业发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5-18  点击:990
近两年来,重庆不少老旧厂房陆续有了新变化,一些废旧厂区改头换面,内部设施新颖现代,不少细节融入国际元素,处处透着文艺范儿。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近两年来,重庆不少老旧厂房陆续有了新变化,一些废旧厂区改头换面,内部设施新颖现代,不少细节融入国际元素,处处透着文艺范儿。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全国曾经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结合自身特色,有效利用存量房地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如今,那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老厂房、老车间正逐渐成为一座座生机盎然的文创园。
 
  老旧厂房蝶变成为文创新区
 
  青色仿古砖,光滑白色墙面,明亮的led射灯,卫生间标配现代的usb充电插座......记者在位于重庆渝中区鹅岭的二厂文创公园发现,简约现代的室内装修和写满沧桑的废弃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打扮时尚的年轻人穿梭于厂区内,强烈的反差犹如一场新旧世界的时空对话。
 
  总面积30000平方米的二厂文创公园囊括了休闲旅游、生活美学、创新餐饮及手工、艺文空间等多种业态。园区行政总监胡欣介绍,印制二厂曾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2年前渝中区政府引进文化投资将这里打造成为现代化的文创园区。
 
  “设计团队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旧厂区的基建、水电进行了改造,对厂房内部重新装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工厂外观,让新旧建筑完美融合。”胡欣说。
 
  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人头攒动,地处重庆最繁华商圈之一的观音桥,这里闹中取静,而藏在这旧仓库里面的就有号称重庆最美的图书馆。
 
  白砖搭配全木书架和地板,大落地窗边放满了绿色植物,很难想象一个装饰现代明快的图书馆会藏在一座旧纺织仓库内。
 
  “我们的理念是让历史沉淀、让文艺重生,北仓的历史建筑保留完好,位置优越,希望这座独具艺术气息的现代图书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场所,让人们身处闹市也可度过一段惬意时光。”园区运营部负责人喻露说。
 
  本土文化+国际视野文创园区绽放“新渝派文化”
 
  重庆各文创园区除具有本土特色,还融入了不少“国际元素”。路过重庆江北区建新西路,一片红色建筑分外惹眼,曾生产日化产品的旧厂区变身成为焕发活力的喵儿石创艺特区。
 
  “当时请了全球排名前10的最具创意的荷兰MVRDV公司进行设计,就是希望能将一些国际先进理念引进来,2015年我们LOGO还获得了国际的IAI设计大奖。”园区品牌运营部负责人齐齐说。
 
  北仓文创街区的主楼最近正举行名为“澳洲季”的主题展览,不少市民兴致盎然的看着各类展品、图片,了解着这个南半球国度的风土人情。
 
  二厂文创公园顶层有一间茶舍,老板将在各国旅行所购买的小说、杂志堆放在店内各个角落,客人在此品茶的同时亦可翻阅来自全球各地的图书。
 
  二厂文创公园执行董事周迓昕说,这个茶舍既能品尝到永川秀芽,还能阅读来自全球各地有趣的人文书籍,这样的经营理念如同园区的一个缩影,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基于本土文化,融入国际视野’,园区内目前有八成店主是海归人员,他们将国外的生活经历和本土文化相融合,有着各自独特的想法。
 
  “重庆将来的定位是国际大都市,山城的文化不止码头和袍哥文化,希望通过园区汇集一批有开放态度的人群,基于本土优秀传统特色,融入国际元素,打造出丰富多元的‘新渝派’文化。”周迓昕说。
 
  积极利用存量房地资源多措并举激发文化产业发展
 
  除二厂、喵儿石、北仓等文创园区,南岸的N18、大渡口的艺度创文创园、沙坪坝的S1938国际创客港及九龙坡的京渝文创园,重庆全市目前已有14处老旧厂房经改造成为了文创新区。
 
  据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存量房地资源发展文创产业一方面降低开发成本,又保留、传承了城市文脉,并为创新创意提供空间,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重庆围绕“文化强市”目标,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首先,将文化产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党委政府的实绩考核,按照五大功能分区实行差异化指标和分值,引导各区县错位发展。
 
  其次,积极推荐文化产业集聚区申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集聚区建设发展。同时,将文化产业集聚区纳入人才培训范围,每年推荐十余名园区建设管理人才参加文化部和重庆举办的各种文化产业培训,着力做好人才发展和经费保障工作。
 
  再次,利用全市“大文化”部门制的宣传优势,动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对文化产业区进行综合性宣传,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产业园区加速成长。
上一篇:深圳文博会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腾飞
下一篇:汽车新材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未来市场规模或达数万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