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全省传统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和质量效益。
实施方案对我省传统工业在经济规模、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上的8项主要指标进行了具体化,如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等。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两化深度融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等10项重点任务。
在具体措施上,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计划到2017年,累计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20项,开发重大创新产品和核心功能部件60个,新组建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20个。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建设,每年重点推进100项代表我省工业发展水平、体现地区产业优势和行业特点的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到2017年,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关键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实现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达到40%以上等项指标。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引导省内地区间传统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积极推广10项重大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加快淘汰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纸、印染等行业的落后产能。组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项目,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传统工业品牌建设,推进产业联盟建设,为辽宁装备走出去奠定基础。
在政策保障上,我省将着力强化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传统产业项目,支持金融创新,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和信托债券;加快设立政府引导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