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果说历史是承德的气息,那么悠久的文化底蕴便是承德的灵魂。在岁月流转中,它沉淀在热河水里,掩映在青砖碧瓦之后,为生活在承德的人们,增添了更多的灵气。
从傲然挺立的一座座文化园区,到久演不衰的一场场《康熙大典》;从充满民间文化特色的非遗表演,到展现热河风骨的抗日大剧《打狗棍》……承德这座被文化托起的城市,在文化强有力地带动下,正焕发着新颜,孕育着新的生机。
“要充分利用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协同发展的理念,对接利用好京津文化产业优质资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庆祥强调,要以文化为魂,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特色园区培育、公共平台打造这3篇文章,努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
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给广大游客奉上了独特的文化盛宴,也提升着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中,承德把文化与旅游融合作为文化工作重中之重加以推进,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历史文化保护与挖掘一体化、文化精品创作与文化惠民一体化的大格局。
项目建设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今日园区,举目为春,移步皆景。
“逛完避暑山庄,一定要到魅力承德展示中心看看!”如今,这已成为来承旅游者的新选择。历史文化体验区、民俗百艺展销区、皇家御苑餐饮服务区、民间小吃区、非遗展演区,作为山庄文化的外延和补充,魅力承德展示中心正成为一个崭新的城市新地标。
栩栩如生的丰宁剪纸、惟妙惟肖的花鸟造型砂画、庄严肃穆的皇家吉祥物、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在魅力承德展示中心的文化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众多具有承德特色的文化礼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纷纷驻足挑选,爱不释手。
“从没见过这么逼真的剪纸,工艺水平简直令我惊讶。”正在挑选旅游纪念品的李先生说,“在承德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想要带点纪念品给亲戚朋友,导游就带我们来了这里,果然礼品、土特产品什么都有,种类也很多。”
魅力承德展示中心一期规模1.2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带动就业150人左右,分为商贸购物中心和承德名吃城两部分。在集中展示承德各县区的历史、文化、交通、景区、特产等的同时,还开辟了台湾精品馆、浙江馆、非遗馆等10多个展区,并汇集了一百家子御拨面、平泉八沟羊汤等数十种承德知名小吃。
“展示中心自6月21日运营以来,每天接待游客3000—5000人,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可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魅力承德展示中心负责人王臻舟说。展示中心的建成,形成了聚集全市重点企业的农副产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集中统一的对外形象展示窗口,成为承德市大型的商品展销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也形成了本地民俗食品、农产品展示加工的旅游景点,能有效带动旅游购物,弥补我市旅游购物、团队餐厅的短板。
在双滦区,鼎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全面开工,鼎盛艺术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中冀传媒项目建筑主体已经封顶;在围场,“廿一号”民俗文化街已开始试运营;在宽城,广盛居印刷包装产业园项目已完成5万平方米厂房建设,正在组织招商;在丰宁,大汗行宫、洒然嘉年华项目正在启动实施二期项目建设;在兴隆县上庄村,借助上庄诗歌的影响力,这里将被建成集北方诗碑林、文体休闲广场、“诗上庄”诗歌馆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文化村……
“我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入推进与京津冀全方位对接,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与北京文资办进行了多次对接,近期将共同组织一批京承文化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合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冉君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重点建设了“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集聚区、避暑山庄碧峰门民俗文化园区、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集聚区、木兰围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金山岭长城文化旅游经济区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时尚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实现文化产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形成可持续盈利模式。
文化与经济完美融合,为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围绕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这一主题,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其它产业的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共谋划涉及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印刷复制业、数字娱乐业、现代传媒业、文化服务业、健康养生业、影视娱乐业、休闲健身业等九大业态3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逾275亿元。把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大对接跑办力度,重点推动了张三营莲花山度假村文化产业园、唐乡院落式乡村文化主题酒店、木兰围场民族文化产业园等9个京承、津承合作项目。
“高端谋划”叫响城市文化品牌
6月20日,2015年国际马联一星级耐力赛在丰宁坝上京北第一草原隆重上演,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台美轮美奂的马文化艺术盛宴,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发现承德的窗口。
6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盛大开幕,哈雷摩托、老爷车展、民俗特色文艺节目展演、木兰围场森林草原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让承德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些,只是我市众多精彩文化活动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优势文化活动品牌,重点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特色化鲜明的文化会展活动。目前,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承德国际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承德满族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都具有了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着眼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大格局,我市坚定不移地扛起“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这杆大旗,牢牢抓住协同发展这个最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这个目标,做强做特文化活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8月5日上午9点,避暑山庄丽正门前已是熙熙攘攘,浓厚的皇家文化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人纷至沓来,感受承德的民俗特色。人流中,36岁的导游韩涛手拿小旗,一边指示,一边讲解着。工作间隙,韩涛对记者说:“承德好玩的地方越来越多,文化旅游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看到游客们流连忘返,我特为承德自豪。”
韩涛带的游客是来自台湾的金先生一家五口。剪纸、泥人、布糊画……在古文化街一路转下来,金先生一家收获颇丰,选购了不少纪念品,还品尝了地道小吃。金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五年前我来过承德,这次的感觉却大不一样,沿街的摊位更丰富了,街道也更整洁了,山庄里的一些建筑也是重新修缮的,和家人一起来,真是来对了。”
“承传文明、德行天下”,“避暑山庄·和合承德”。这正是承德为塑造更加清晰的城市形象,打造的核心城市品牌。我市在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中,引导文化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鼎盛皇家灯会、《帝苑梦华》、畅达冰雪嘉年华、中国·承德国际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旅游城市“城市之韵”合唱节、“山庄中秋·燕赵情韵”中秋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等为重点,精心打造了一批全省、全国知名的自主文化品牌。
创意文化创造特色生命力
文化“润市”细无声。
“在北京就听说了承德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据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实景演出,放假带着儿子过来看看,果然很震撼。”从北京自驾来我市旅游的李女士说。
作为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核心项目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从2011年开始投入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今,到承德来的游客都想看看《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和《帝苑梦华》,这两台大戏不仅打破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一观光游模式,为我市“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而且成为承德本地文化创意企业打响承德品牌的成功典范,更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见证。
历史文化是承德最丰富的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承德来说得天独厚。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不仅延长了我市旅游产业链条,还强有力地推动了承德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企业1616家,储备项目120多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为激发大众创新热情、提升创意水平,市委宣传部联合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以“创意让承德更美”为主题的“创意承德·2015”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目前已经征集到各种创意设计作品100余件。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迈入基础逐步夯实、发展逐年加快、后劲逐步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平泉、丰宁、双滦获评全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区;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集聚区获评全省文化产业十大集聚区;大汗行宫、承德展演基地、承德鼎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碧峰门民俗文化产业园获评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承德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给承德带来了新发展,承德也给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最好的成长环境。当下,遍布八县三区的文创园区各具特色。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和印刷复制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起来,现代传媒、影视制作、数字娱乐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得到精心培育。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实力不断增强。近5年来,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方兴未艾时,文创产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将再度提升。此外,我市还将与一些影视制作中心、电视台等合作,打造一批影视精品,全面展示承德山水风貌和人文历史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经济因文化产业而生色。今天的承德,盘活了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让文化生产力活力迸发,文化产业风生水起,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个性十足的文化兴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