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黑龙江借助生态化优势全方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8-16  点击:753
在全国开展多轮招商推介活动的基础上,省长陆昊带领民政等相关部门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他指出:黑龙江省要准确把握需求判断,从产业的维度发展养老,借助生态化优势全方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养老产业发展规划      



        在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充分发挥龙江整体性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提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动养老、旅游、健康和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
 

  一、黑龙江省养老产业的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口状况。2015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6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6.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15.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9%。呈现出高龄、失能比例高,老年人家庭逐步“空巢化”的发展趋势。204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1207万人,之后缓慢波动下降。
 

  (二)养老产业概况。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消费需求迅速提升,对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以及老年用品、养生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医疗康复产品、无障碍通行设备等老年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二、黑龙江省养老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1.良好的整体生态条件。老年人的健康性诉求首先要有生态化保障,为老人健康的最基本层面提供空间和条件。全省有8个月的时间气候条件适合老年人生活,尤其夏季气候凉爽,空气质量优良。有许多地方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在360天以上,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在很多地方达到2万以上,林区能够到4万左右。全省有22万平米公里的森林以及大量的湖泊、湿地、水系支撑整体的生态化条件,为候鸟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
 

   2.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健康是老年人的刚性需求,要有好的医疗服务作保障。全省有医疗机构8000多个,各类医院931家,有像哈医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这样知名的高等院校和高水平的护校,有19万医疗技术人员。黑龙江在医疗方面的丰富资源,是完全可以支撑养老产通过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目前医疗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业已经实现了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全省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并对集中候鸟式养老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3.丰富的旅游业资源。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晚年精神需求。我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平均森林覆盖率46.1%,森林总面积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世界重要湿地”在中国有49块,黑龙江就占8个,全省自然湿地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俄界江。黑龙江是我国第三大河、世界上两国之间最长的界江,江水纯净,两岸生态原始。距北极村不远的黑龙江主航道是中俄分界线,也是中国大陆最北极点,是我国唯一能观看到北极光与体验极昼极夜的地区,抚远市黑瞎子岛是我国大陆最东端的极点,这里是全国最早迎来朝阳的地方。5A级景区五大连池由14座火山和5个汐水相连的湖泊构成,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观,被专家称为“打开的地质教科书”和“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五大连池矿泉与法国维希、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对老年人康体养生具有较好的疗效另一家 5A级景区镜泊湖是仅次于瑞士日内瓦湖的世界第二大火山堰塞湖,被中外游客誉为“塞北明珠”和“高山花园”。同时,全省省边境线长达2981公里,有25 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13个口岸开展了中俄边境旅游异地办照业务,出入境旅游非常便利。哈尔滨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具欧亚时尚的省会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等美誉。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各自有着独特优势和审美角度,旅游产业繁荣毫无疑问会对候鸟式养老产业提供重要支持。
 

  4.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供应体系。黑龙江省因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具有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供应体系。全省绿色食品面积是全国最高的,达到7200多万亩,而且多年粮食丰收,产量大幅增加,催生出了优质畜牧业和高品质液态奶的供应能力,非常适合老年人“吃得量少,但要有营养;种类不需要多,但要安全保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要求。
 

  养老服务业总需求巨大,我省发展与生态化相结合,与医疗服务业水平相结合,与旅游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安全食品供应体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尤其是候鸟式养老产业是具有很大比较优势的。
 

  (二)产业基础优势
 

  1.养老机构建设。全省各类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144所、床位19.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省64%的城市社区建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室);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到90%以上的社区居家老年人。
 

  2.养老政策体系。近年来,我省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法规和标准等重要文件。涵盖发展规划、土地供给、税费优惠、投融资和补贴支持、人才培养和就业、支持公益和志愿养老服务、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扶持发展老年产业、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养老保障制度等11个方面。
 

  3.闲置公共资产。近几年,我省各级政府按照“反四风”的要求,对闲置、出租出借房产和楼堂馆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核实和分类梳理。其中省直系统筛选出22处规模较大、硬件条件较好、产权关系明晰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休养所等房产,并从大型国有企业筛选出 10处优质房产,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用于养老项目招商。各市县也筛选出可用于养老产业招商项目57个。特别是省直单位及大型国有企业40处房产中,有26处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及周边的阿城、双城等市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很强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满足老年人高品质的休闲生活需求;有13 处位于我省风景秀美的镜泊湖风景区、兴凯湖风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和二龙山景区,夏季森林葱郁、湖水荡漾、凉爽怡人,特别适宜候鸟式养老。这些都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黑龙江省候鸟式养老产业的发展情况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化资源优势和朴实厚重的黑土地文化,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成发展内生动力,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培育出可持续的支柱性产业,为全省人民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是黑龙江省政府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站在老龄化时代全面开启的档口,面对养老产业蕴含的广阔需求空间,黑龙江省将发展 “候鸟”养老产业作为撬动银发经济的支点,并举全省之力推动。
 

  一是黑龙江省利用在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上的天赋资源优势,把发展与健康、旅游、生态食品产业相结合的候鸟式养老作为整体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在 2015年实施了整体推进。成立了“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并以此为载体,由分管副省长率旅游、民政等相关部门,先后在全国8个省份、3个直辖市共15座城市举办了候鸟养老系列宣传推介活动。采取“呼唤候鸟老人与项目招商引资相结合、宣传资源优势与宣推有机食品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推介方式,共与所到省市养老机构和组织签订了150多份合作意向,多家媒体广泛报道,着力打造我省“夏季养老在龙江”的品牌,据大数据显示,仅去年夏季,就有65万名外地老人到黑龙江旅游养老,创造了“旅养结合”型养老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展了“候鸟养老优质服务季”专项活动,靠“候鸟老人”的口口相传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夏季养老天堂”的品牌影响力。
 

  二是力推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共引入社会资本筹建了180多个民办养老机构,大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145.8亿元,完成投资56.4亿元,已有北极村张仲景养老养生院等8个项目投入使用,中日合作的“乐活·长谷川”等9个项目年底前完工,还有13个项目正在建设,一批大项目将成为全国示范。积极对接养老服务领域龙头企业来黑龙江省投资,华银集团、石家庄制药等企业与我省达成了养老项目的初步投资意向。在推进“两湖一池”(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闲置资产转型养老的基础上,对全省可用于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存量资产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并在生态资源富集区域规划了100个养老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58.6亿元、对外招商意向金额121.6亿元。目前,已有16个项目达成了投资意向。先后组织全省各地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和“中国健康养老业投融资大会”,并利用“2016黑龙江林业产业发展合作大会”契机对养老产业项目进行了推介,参加了“第四届中国 (东北亚)森林博览会”,举办我省养老服务业专题展览。在黑龙江—广东(深圳)新兴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对健康养老产业进行了专题推介。
 

  三是在全国开展多轮招商推介活动的基础上,省长陆昊带领民政等相关部门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候鸟养老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具体规划。指出:黑龙江省要准确把握需求判断,从产业的维度发展养老,借助生态化优势全方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上一篇:宝鸡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下一篇:养老地产作为养老产业前端的一个环节对养老产业而言至关重要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