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产物,也是重塑乡村环境的建设体。当涂县护河镇金色田园休闲农业产业园是市、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流转土地5000 亩,计划投资2.6 亿元建设资金,整个产业园按三期规划为六大功能区,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作为乡村发展的新业态,通过保护农民就业创业权益、产业发展收益权益、乡村文化遗产权益、农村生态环境权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支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8 月12 日,走进当涂县护河镇金色田园休闲农业产业园,眼前便如宋朝诗人杨万里咏荷佳句的场景。“这是百亩荷花观赏园,自7 月29 日举办首届荷花节以来,游客已突破1.5 万人,刚刚过去的周末,每天仅用餐人数就有300 多人。整个荷花观赏区分为四个区域,各区域品种分别从浙江、安徽临泉、中科院武汉研究所引进,花色各异、花期不一、高低错落,极具观赏效果。”金色田园休闲农业产业园副经理孙俊介绍。
作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百亩荷花观赏园只是这个田园综合体的冰山一角。项目计划流转土地5000 亩,计划投资2.6 亿元建设资金,整个产业园按三期规划为六大功能区:农业景观区,建设荷花塘、向日葵园、采摘园区;休闲娱乐区,建设景点景观、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垂钓休闲;农产品生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蔬菜基地、精品果园、休闲农场;养殖区,建设水产养殖区、家禽养殖区;农耕文化区,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农副产品销售区,建设互联网销售平台、直营店。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投入7000 多万元建设资金。包括村落环境及水质治理、农业景观区、休闲娱乐区、农产品生产区、水产品养殖区的建设。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今年还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此越办越有信心。”金色田园休闲农业产业园总经理曹宜山告诉记者,他在护河镇兴禾村土生土长,后来拎着一把瓦刀闯世界,在外办起了建安公司,掘到满满一桶金。如今,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现代性因素的持续冲击,传统农业日益萎缩,村庄环境缺乏治理,他便决定回乡创业,打造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农耕文化、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期规划的项目全部由曹宜山个人出资,待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农户可以自主选择入股方式,也可以吸引一部分社会其他资本注入,为二、三期规划的建设提供保障。
“ 这样的项目,才真正是兴乡富民的好项目。”村民俞和平说,项目流转的土地没有改变农业用途,且不会造成工业污染,还给村民们增加了收入。全家12.1 亩土地流转后,每亩每年流转费1000 元,比自家种粮收入还高。自己和妻子又被返聘为农业工人,两人年工资收入8万多元。目前项目已成功流转了3000 亩土地,还返聘120 名劳力当农业工人,人均年收入3 万多元。
由于田园综合体具有先天的生态特征,项目首先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包括生活污水改道集中处理,修建污水处理站1 座;拆除脏乱茅厕18 个,并按照旅游区标准建设公共厕所3 座;面对脏乱漂浮物满塘、水质发黑的水域资源,通过将塘水抽干,清除淤泥、种植水草、放养螺蛳、定期消毒等各种方式治理水质。同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修建涵闸10 座,将周边水系全面贯通,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将水的PH 值控制在6.8-8.8 之间,通过不断的改良,将水质治理到可以直接饮用。沿荷塘四周、道路两侧种植各类花草树木,将原来的废弃土堆整理翻新,并铺植草皮,实现了农业景观化、村庄景区化。
“ 田园综合体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产物,也是重塑乡村环境的建设体。”护河镇党委书记吴昊说,该镇正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致力打造“ 美丽水乡第一站”。除了金色田园外,该镇还有陆虎农业科技园、粮满仓农业园等多家田园综合体。流转土地最多的达7000 亩,最少的也有上千亩。有政府的支持,投资商的热情,农民的参与,田园综合体注定生“ 如夏花”。
记者手记:说到项目建设,一些农业型乡镇往往底气不足,常常兴叹:项目招不来,落不下,留不住。当涂县护河镇田园综合体的异军突起,为农业型乡镇项目建设开辟了一个的崭新视角,那就是充分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全视角扫描产业发展方向,选准符合自身承载能力的项目。田园综合体今年还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发展前途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