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
形成环洞庭湖船舶产业集聚区
根据省经信委统计,目前湖南省已发展有湘船重工、益阳中海、常德达门、泰富重工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领军骨干船舶企业,国内军民船、出口产品兼造。形成以 益阳、常德、岳阳、长沙四市为重点的环洞庭湖船舶产业集聚区,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0%。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船舶生产企业96家,产值过亿企业12家,船舶业主营收入54.41亿元,同比增长13.9%。湖南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
去年6月,在长江“东方之星”沉船救援打捞中,3条打捞超重工程施救船中,就有2条产自湖南,分别为湘船重工建造的500吨起重船“湘救捞2号”和岳阳的“湘岳工001起重船”,承担了主力救援任务,代表了湖南制造的先进水平。
方向盘
坚持特色化发展避免同质竞争
在全国制造业运行放缓、船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湖南省船舶产业高速发展、逆市而上,说明行业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湖南省将充分利用通江达海的战略区位优势,加快推动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5年,湖南省将在长沙、益阳、常德、湘潭等船舶制造企业相对集中区域,培育一批年销售过10亿的高技术船舶龙头企业。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超英表示,虽然我省的船舶产业规模偏小,但增长速度快、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要做好规划,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好我省在工程机械方面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同时他认为,湖南船舶产业应坚持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恶性竞争;坚持特色化发展,在细小领域细分市场找准定位;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好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各自优势;创新发展,不仅技术创新,同时发展模式也要创新。
背景
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战略
21世纪,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由2011年不足7%增长到35%以上。
数据
150亿
根据2015年湖南省船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透露的消息,力争到2020年全省船舶产业年主营收入达150亿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5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