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全省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推进会上了解到,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健康发展、规范运行,园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数量快速增长,建设规模扩张,比较效益不断提升。336个省级农业园区增加值达179.5亿元,占到全省农业增加值的10.5%,园区平均利润1079万元,投入产出比5.6∶1,已成为陕西省效益最好的农业经营方式。
2015年,省人大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条例,赋予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法律保障。省政府两次下发指导性文件,调动各地出台28项扶持政策,强化了园区建设的政策支撑。中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列支28.1亿元投入园区建设,这是我省农业发展中史无前例的力度。市县整合18.8亿元进行配套扶持,撬动企业、工商、金融资本投入403亿元,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陕西省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显现。依托产业基础,突出优质安全,做大产业板块,形成聚集效应,建成特色优势产业基地210.5万亩,“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产业基地的42%,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聚集的基地。省级园区平均经营规模6590亩,园区流转土地占到全省流转总面积的41%。园区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工商、金融资本注入园区的资金占比达到77.2%。
目前,省级园区引进示范新技术新品种1600余个,自主培育新品种58个,研发新技术210项,依托园区实训基地培育职业农民4550人,园区已成为科技集成创新示范的平台。依托企业、合作社开发建设园区的比重达到85.7%,带动180万户农民参与园区建设和产品开发,培育园区自有品牌285个,42%的园区产品通过超市直供、加工转化、电子商务等渠道销售,成为打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