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新时期 艺术产业园区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1-11  点击:832
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增强自身的运营与竞争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产业园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从北京的798到现在各地涌现出的艺术产业园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聚落,艺术产业园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上与城市发展形成了日益紧密的关联,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增强自身的运营与竞争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产业园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老问题与新路径并存
我国艺术产业园区发展之初,一些导致园区有园无区、有名无实等状况频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有人以艺术园区为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二是以集聚为名,但是没有平台意识和服务功能。三是以产业链为名,却缺乏上下游的企业支撑。种种情况,正如吉林省长春市东北亚艺术创意科技园副主任孟剑所说:“从实践总结发现,目前艺术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状况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即物理集聚多,化学反应少;物业收入多,服务收入少;成本导向多,市场导向少。”
 
以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为例,2007年园区刚建成时,入驻企业总共6家,行业类别单一,到2014年,入驻企业达到163家,行业类别多样且重点行业和配套行业配比合理完善,园区企业形成合力,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不论是政府主导型园区,还是民营园区,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力图提升整个园区的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养园区内的艺术企业、促进企业孵化和产业聚集,是增强园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什么在阻碍艺术园区的发展
在现有基本成型的园区来看,如何保留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园区的根本任务。由于艺术创意的主体往往是艺术家或者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一方面具有自由活跃的特性,一方面则体量过小、管理粗放,本身存在生存问题。在艺术园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租金的调整、画廊的入驻、商业配套的大量进场,商业逐渐取代创意产业的现象大量存在。
 
而对于大量仍在规划建设艺术产业园区的地产企业和城市而言,试图打造文化地标、营造城市新形象虽然是先期规划目标,但产权、政府因素以及运营等一时间成为这些等待转型升级的园区打造者们最头疼的难题。
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土地,按照商业土地开发,艺术家是承担不起的,比如在顺义买一块商业用地,大概是1000万一亩,而朝阳区的地价已经3000万一亩,这样艺术园区永远都是在进行工厂改造,不可能有新的园区出现。
 
在北京市朝阳区宣传部部长刘军胜看来,未来的文创园区建设要着力解决四大问题:
一是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避免无序发展、同质竞争。统筹主导产业功能布局是实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和要素分散的关键环节。文创园区的建设布局必须立足城市功能定位,结合区域空间格局的优化调整,加强整体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性的无序发展,避免造成空间的低效利用、低端产业的再次集聚。”
 
二是在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上避免盲目跟风。要引导文创园区加强品牌建设,突出自身的特色模式,结合园区的区位条件、建筑形态、文化资源、挖掘园区在文化创新功能方面的定位、产业特色,以及发展模式上的独特亮点,丰富园区的品牌内涵。
 
三是在开发建设管理模式上,避免潜在风险、低端集聚。目前大的城市整体的范围之内,文创园区已经成规模化、快速化发展阶段,进入到了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该避免“瓦片经济”和“二房东意识”,在运营的专业和效能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园区发展的内在绩效与对外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园区、创新主体与创意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是在公共服务和政府支持上,避免服务缺位、政策虚空。政府需要面向企业需求,及时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园区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园区建立各种类型的组织载体和平台。通过组建文创园区联盟等形式,构建多元的沟通和交流渠道,给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完备的政府服务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艺术产业园区未来需关注三个方向:一是艺术生态的源与流,即艺术创作的生产和社会文化供给之间如何形成更加有机的联系,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如何更多地保护、支持艺术创作与创新,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二是随着艺术产业园区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园区如何依托城市发展,根据城市的性格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如何以艺术为引力,融合最尖端的科技,使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体现时代的文化语境和科技发展的支持。

 
上一篇:分析用户需求 解决智慧园区四大痛点
下一篇:供应链金融为产业园区解决了哪些痛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