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成都产业体系正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5-09  点击:1539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从成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产业体系正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一核主导、多地协作”原则引导布局。

  新兴产业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从成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产业体系正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同时提出,构建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大都市区、区域中心和功能区、产业园区和特色镇四个城市层级,形成分工合理、层级清晰、有机衔接的大都市城市体系,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东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南拓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
 
  西控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生物医药)产业
 
  北改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依据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行业发展重点,在近日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注重与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互协调,结合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相关规划、研究成果,将推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各领域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空间布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新区是核心
 
  记者了解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一核主导、多地协作”原则引导布局。其中,“一核”即成都高新区。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成都高新区(南区)重点发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主要涉及软件产品研发设计和运营、IC设计与测试、云服务、物联网研发及运营、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与服务运营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高端业态。成都高新区(西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设备及器件、网络与通信设备、航空电子设备、高端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而“多地协作”包括,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双流电子信息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重点发展物联网产品制造及系统集成与服务、笔记本电脑制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信息安全产业。双流区、温江区、崇州市、郫都区、金牛区等电子信息产业辐射区(市)县,结合各自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园区。
 
  节能环保产业
 
  金堂将建成中西部规模最大基地
 
  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将形成以金堂县为核心区,高新区、成华区、锦江区、彭州市为配套发展区的产业格局。
 
  作为核心区的金堂县,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入驻园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将基地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聚集地。
 
  配套发展区之一的成都高新区,将培育和聚集一批以总部办公、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培训、成果转化为主的节能环保企业,力争建成西南地区节能环保总部办公、研发以及智慧管理示范基地。成华区依托节能环保企业总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工程咨询设计、产品展销、科研及成果转换等综合配套服务业。锦江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监测与分析、信息化技术、环境治理等。彭州市重点打造再制造基地,建设再制造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再制造检验和检测服务体系、再制造标准体系等。
 
  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风电 页岩气开发服务
 
  成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成都按照“一核两翼”进行了空间布局。以双流为核心,重点发展太阳能、核电、风电、智能电网产业为主的研发、制造、商贸流通、总部经济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两翼”分别为新津和青白江、新都、金堂。其中,新津将依托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青白江依托天马轴承、三洲核能等企业,重点发展风电和核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品;新都重点发展页岩气产业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金堂依托四川川锅等企业,重点发展压力容器等核电设备、核电环保处理设备等特色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核心、重点、后备、辐射”发展区
 
  根据《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按照“核心、重点、后备、辐射”进行空间布局。成都经开区被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域,主要发展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材料及充电设施设备,建设研发设计及检验、检测平台。
 
  此外,青白江区和新都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主要发展商用车等整车(含新能源商用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简阳市和金堂县为后备发展区域,主要发展零部件制造和市上统筹安排的整车项目。并辐射双流区、崇州市、新津县和大邑县等区域,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金牛、新津、新都打造轨道“总部基地”
 
  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从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装备等多门类发展布局。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青羊区、新都区、简阳市为整机研制主基地,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双流区、彭州市和金堂县为辐射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形成“3+X”的布局。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发展区,以天府新区、成都经开区为辐射带,重点发展卫星及应用。以金牛区、新津县、新都区为重点区域,形成金牛轨道交通研发设计总部、新津轨道交通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新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的“一总部两基地”的布局。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创新研发核心发展区,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新都区、简阳市、金堂县、彭州市、蒲江县为辐射带,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形成“一区多园”的布局。
 
  生物(生物医药)产业
 
  成都医学城可建“飞地园区”
 
  温江区和天府新区将担起我市发展生物(生物医药)产业重担,形成以成都医学城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产业城为“双城共兴”的发展格局。
 
  位于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以三医创新应用区和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为主要载体,打造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的成都医学城。产城一体规划面积41.1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23.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制药、精准医疗和移动医疗、医疗健康保险、医学研发、医疗健康大数据等产业,鼓励发展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等新业态的医疗健康服务,择优布局新药研发、先进制造、第三方专业服务及关联生产性服务业。
 
  未来,在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前提下,适度拓展空间规模,成都医学城也可以通过共建、托管等方式建设“飞地园区”,支撑产业发展。未来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创新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疗、第三方专业服务、新型医疗健康服务、精准医疗、移动医疗八大产业领域,努力将成都医学城打造成为放眼全球的生物医学技术转化中心、全国领先的新型医疗产业创新创业基地以及西部最大的全链式生物医学产业集群聚集区。
 
  在四川天府新区(双流境内)规划建设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产业城,将由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合作开发,重点发展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服务等领域,努力打造集研发支撑、生产经营、总部商务、生活配套于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新城,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聚集区。
 
  新材料产业
 
  包括玄武岩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
 
  新材料产业发展将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核多点”产业布局。据悉,“一核”即以新津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为核心,重点发展芳纶纤维材料和轨道交通新材料。“多点”包括: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行业新材料,成都经开区重点发展汽车行业新材料、玄武岩纤维、石墨及碳素制品,青白江区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碳纤维复合材料、绿色建材及建筑工业化等,新都区重点发展粉末冶金材料和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双流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行业新材料,彭州市重点发展化工行业新材料,金堂县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行业新材料。
 
  市民期待
 
  面对即将呈现的成都医学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表示,近年来,四川大学转让一类新药56项,转给企业做开发,带动了很多企业的投资与壮大,这说明,新业态发展速度非常快。温江要以“健康中国”为契机,加速孵化器建设,抢占新药转化先机,吸引更多“三医”企业落地成长。欣喜的是,成都医学城正朝着“三医融合、全产业链、千亿级”的目标迈进,集聚了一大批国际前沿、行业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正是精准医学的产业机会所在。
上一篇:新野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
下一篇:开封用“文化+”战略走出了一条促进城市转型、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