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李再勇表示:循环经济是六盘水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关键路径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7-08  点击:843
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青年·生态·扶贫——‘三变’改革中的青春力量”主题论坛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召开。专家学者们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六盘水循环经济产业规划


        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青年·生态·扶贫——‘三变’改革中的青春力量”主题论坛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召开。专家学者们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六盘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走出“资源陷阱”,摆脱“路径依赖”,是这样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循环经济是六盘水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关键路径。”市委书记李再勇表示,面对经济新常态,六盘水必须要按照省委书记陈敏尔“高举循环经济旗帜”的要求,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改变单一路径,摆脱资源依赖。

         2009年9月,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全国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2012年国务院2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将天津静海县等61个地区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的通知》,六盘水以86分的成绩,位列“西部城市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市”第二位,标志着六盘水正式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

         一系列的举措,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循环经济的三条路径。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通过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初步构建了“绿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全混饲料——生态化规模养殖——规模化沼气——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基础,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更具生产力、更具发展前景、更环保、更高效的新兴工业项目不断涌现,煤电钢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从2014年的97%下降到去年的82.75%。

        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通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成功建设一批旅游景区,让“中国凉都”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城镇生活垃圾收集与利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废旧资源开发建设,探索构建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有机结合的循环发展格局。

         对于产煤地区来说,煤矸石的处理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环境难题。在盘县紫森源集团,有一个将工业原料废渣“吃干榨尽”的实验项目,公司以煤矸石为原料,提取铝、硅、铁、钛等系列有价元素,再开发系列化工产品,让工业废料变废为宝。据测算,该项目加工1吨煤矸石需成本1698元,可获价值为2175元的铝、硅、铁、钛系列化工产品,实现税前利润477元,相当于当前一吨原煤的市场价格。

         六盘水建成了六枝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省级示范园区和首钢水钢集团三炉余热余压发电、六盘水新蓝天科技焦炉煤气汽车燃料等循环经济项目,已形成焦化775万吨、甲醇30万吨、粗苯3.8万吨的产能,推动煤焦化、煤电钢、煤电铝、煤电材等传统产业向煤电油气化等新型产业转变。

         近年来,六盘水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目标,将工业废物 “变废为宝”,将有效资源 “吃干榨尽”。2015年,六盘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70%,煤层气开发利用率达到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农作物秸秆利用率6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3.3%。

         除此之外,六盘水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六盘水市循环型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全面普及绿色消费模式,构建浓厚的绿色循环文化氛围,建立健全全社会层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场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医药、特色轻工业等为重点的经济建设热潮正在蓬勃兴起,在国内资源型城市中树立起一个成功“转身”的典型和“范本”。

         六盘水,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将过去的“废物”重新循环利用,实现从“黑”到“绿”的循环经济之路。通过抓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抓生态文明、坚守生态底线,六盘水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路子。

上一篇:全国机器人园区超40个 工信部称须警惕产业
下一篇:承德高新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总投资达31.6 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