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近年来四川军民融合发展探索出哪些可供复制的经验?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5-08  点击:632
推动军民融合,面临一个需要跨越的“鸿沟”——在军工国防属于中央事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话语权相对有限。那么,可供地方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在哪里?近年来四川探索出哪些可供复制的经验?记者就此采访了省级、地方政府官员及学者。

  推动军民融合,面临一个需要跨越的“鸿沟”——在军工国防属于中央事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话语权相对有限。
 
  那么,可供地方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在哪里?近年来四川探索出哪些可供复制的经验?记者就此采访了省级、地方政府官员及学者。
 
  记者:有观点认为受制于中央各项规定,地方要推进军民融合难上加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等”,等中央有方向、有指示后再遵照执行。
 
  蓝定香:解决军民二元体制,当然离不开中央顶层设计,但并不等于地方只能消极等待、被动作为。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地方依然可以用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创新创造。事实上这也是过去几年四川军民融合能够不断取得进展的关键。
 
  许州:过去几年,四川在全国率先与12家央属军工集团、中物院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推进新增能力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率先与科技部、中央军委科技委签署联合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率先举办由国家部委、中央军委部门、战区、央属军工集团、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的高层次、大规模军民融合专题活动。这些“全国率先”足够说明,地方层面探索军民融合是有空间、有途径的。
 
  记者:地方政府要推进军民融合,具体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许州:四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从健全推进机制看,省委成立“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省级层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成德绵等多个市州也成立市级相应机构,形成省市两级系统谋划、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从改革现有机制看,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军工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导优势民口企业与军工单位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进一步简化军品市场准入程序。四川军工“两证”联合审查试点已走在全国前列。
 
  从建立协同机制看,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建立军用技术再研发项目库,目前正式启动90个军用技术再研发转民用项目;与中央军委科技委联合开展军地协同前沿科技创新;创建首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
 
  朱先凯:绵阳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军民融合的“五种机制”——持续完善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互动交流机制;以支持在绵阳的国防科研院所发展为根本,构建国防重点保障机制;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平台,构建军民资源共享机制;设立重点针对军民融合企业的创新基金专项,构建军民联合促进机制;成立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培养军民融合人才3.8万人,构建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围绕“五种机制”,全市去年实现军民融合企业年产值13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上一篇:东莞要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
下一篇: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增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活力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