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年底,我市将完成8个县(市、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我市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50%,到2020年完成全市的所有村庄规划。”日前,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加强全市域范围规划和统筹工作,加快编制《清远市名镇名村专项规划》、《清远市特色旅游小镇专项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各自交通状况、区位关系、人文历史、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产业产品、商贸旅游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做好各县(市、区)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理念,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做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示范
朱磊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粤北清远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给粤北山区特别是清远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城乡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践行“两个坚决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并结合乡村规划、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推进广清一体化等工作实际开展研讨。
对于如何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实到规划中,朱磊认为,要做好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原则,高标准规划一批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与农村产业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稳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粤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坚持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清远尽快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朱磊介绍,目前规划部门正通过推进美丽乡村规划、省定贫困村规划、省级试点村庄规划等形式,以点带面,为全市广大村庄规划提供示范。清远已与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联合举办了“广清共创最美乡村”规划设计工作,聘请了全省9个顶级的设计单位,选取我市12个村庄点开展规划设计工作,这次选取的村庄点,属于我市比较常见的村庄类型,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探索出一套适用通用于清远众多村庄的元素,能推广开来为具体的村庄规划提供指引,打造清远的特色美丽乡村。
规划先行融入“大湾区”建设
“近年来,随着清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清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结合清远区位特征和规划总体发展战略,清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布局,在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中注重对区域的协调,特别是对广州、深圳的融入,提出了区域协调的目标,在城市功能、交通、公服、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接,实现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与策略。”朱磊说,融入“大湾区”建设和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规划先行,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全面推进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清远在组织编制《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与广州市城市规划进行了充分对接。
朱磊认为,在融入“大湾区”建设规划产业融合共建方面,清远可利用珠三角地价成本高、发展空间小,而我市用地面积大、企业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共建长隆旅游集聚区、广清产业转移工业园A区、B区、C区、太平工业园、百嘉科技园等平台,在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行业分工合作,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在职业教育共建方面,通过广东省清远职业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两地职业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构建具有广清地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
朱磊介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实现清远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清远正规化编制路网、轨网和水网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规划,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城镇群建设的机遇,抓紧完成广清交通衔接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打造“三铁一通一航”,推进广清怀高铁的规划,推进广清城际轨道二期延伸到广州市中心区,加快广清边界国省道、城市主次干道的衔接,同时依托广清、乐广、二广、广连等多条高速公路,京广高铁、武广高铁等轨道以及规划广清地铁线、广清城际轨道、清远港航道等缩短珠三角到清远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区位优势。同时规划还会实现城市功能互利互补。承接广州向清远疏解的部分物流、农产品加工、康体养生、候机值机、职业教育、医疗、部分会展等功能,清远则为广州提供供水、生态屏障等功能,规划建设省职教基地、源潭物流园、空港经济区、康养基地以及粤湘桂边界产业与贸易集散中心、各县市农副产品综合基地,使清远成为广州乃至珠三角城市生活服务的重要基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和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
随着高铁、路网开通,生态保护就会显现出优势,清远将成为城市要寻找的乡村、绿肺,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朱磊表示,将做好南岭旅游公路和南岭国家公园规划,有效利用清远自身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走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低碳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把清远打造成为“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城乡风貌和旅游形象品牌。
另外还会全面推进具有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规划。积极打造以长隆为龙头的主题公园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长隆生态旅游辐射效应,科学制定旅游产业规划,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在全域旅游规划建设方面,将以已经规划的28个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区域生态上,我们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统筹协调发展目标,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积极开展跨区域规划,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连片发展示范区。”朱磊表示,规划部门将加强区域生态规划上的合作,协商建立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