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历史上即为浙、闽、赣、皖四省边界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以市区为中心,衢州已处于杭州2小时、上海3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与闽浙赣皖四省周边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均在2小时内。2022年衢州至杭州高铁通勤缩短至45分钟,通沪90分钟,将进一步融入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
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良好,三产成为主导,旅游业是发展重点;工业以重化工为主,产业结构层级较低
三产占比:2017年三产占比48.5%,2016年起,三产代替二产成为主导产业。
整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相较于杭州、温州等城市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工业以重化工发展为主:重化工在衢州工业中的比重接近七成;目前形成机械、化工、钢铁、造纸和水泥五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9.3%。衢州主导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且在当前国内钢铁、水泥和化工等行业严重过剩的背景下,衢州产业结构急需转型。
衢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优美的生态、丰富且品级高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衢州重点发展对象,对经济有重大贡献。
产业布局:柯城区以化工、制造业、食品加工为主;衢江区重点发展纸质品业、装备制造业;下属三县一市依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各区县来看:柯城区以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为主,衢江区以纸质品业、装备制造业为主。
表:衢州市主导产业分布
产业规划:衢州规划建设“大花园”,打造小镇群和产业平台
2018年4月,衢州市印发了《衢州市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明确了大花园建设的五大主要任务:打开大通道、建设大配套、提供大产品、提升大环境、深化大协作。其中配套和产业平台如下:
大配套:打造特色小镇群落:重点推进高铁小镇、教育小镇、快乐运动小镇、医养小镇、科创金融小镇、文创文旅小镇、儒学文化小镇建设,打造特色小镇群落。
产业大平台
(1)以高铁新城为核心,信安湖片区和五龙湖片区为两翼的“一城两湖”幸福产业大平台;
(2)新能源产业大平台,布局在市高新片区、东港片区,规划面积2万余亩,重点培育以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光伏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
(3)航空物流大平台,以浙西航空物流枢纽为切入点,按照“一核四区”组团布局,“一核”即空铁联运产业核心区,新规划面积2.8万亩;“四区”即临港产业区、水铁联运产业区、综合保税区和综合配套区。
从《行动纲要》可以看出,衢州将依托高铁新城,打造产业大平台,并且将在高铁附近区域打造特色小镇群落,高铁新城预计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衢州发展新的增长点。
高铁新城:衢州发展新的增长点
高铁新城,顾名思义是以高铁为核心,在其周边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中心。2022年杭衢高铁通车后,衢州至杭州高铁通勤缩短至45分钟,通沪90分钟,将进一步融入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
衢州西区共分为一期和二期,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期建设基本成熟,成为衢州政治、文化中心和高档住宅区;二期规划成为城市次中心,高铁站选址即在衢州西区二期。
西区一期:自2002年启动开发至今,西区已经累计投入资金一百二十多亿元,实现开发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集聚人口近8万;衢州政府机构搬迁至此,还配备有城市级商业中心-吾悦广场、石梁溪景观带、鹿鸣公园,入驻多家品牌房企,成为衢州中高档小区聚集地。目前西区是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教育、居住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衢州城市新中心。
西区二期:位于一期西侧,北到杭金衢高速,西至石华线,东至锦西大道,南至320国道,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以休闲旅游度假、现代服务为核心职能的衢州城市次中心,城市山水养生休闲度假区,总部基地,职教培训及创智产业区。
图:西区二期规划图
目前二期尚处于拆迁阶段,从一期的建设成绩来看,二期的发展速度会有所提升,但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都需新建,用时依然较长。西区二期的建设是以高铁小镇为契机,未来的基础配套将会更加聚集化、专业化。
高铁新城是西区二期的发展核心点。
(1)从规划范围来看,高铁新城与当前西区二期的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图:高铁新城规划图
(2)高铁新城规划结构:以小镇建设为核心,新城内规划高铁小镇、教育小镇、医养小镇、快乐运动小镇、科创金融小镇,新城外向东规划文创文旅小镇和儒学文化小镇,组成特色小镇群落 “北斗七星”。
(3)高铁新城建设进度:目前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的专项规划已经制作完成,首个项目—医养小镇的四省边际医院(规划目标为四省九地市最好的医院)已经开工,快乐运动小镇的体育馆确保2019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体育场、游泳跳水馆计划2021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
随着各大项目的落地,高铁新城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衢州带来新的活力,2022年杭衢高铁通车后,衢州将进一步融入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吸引力或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