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瞬间走红的田园综合体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8-22  点击:1106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瞬间走红的田园综合体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政策规划
 
       从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开始,到2017年“田园综合体”一词被写入一号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改革转型的重视。具体政策规划如下:
 
1、1988年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设立,统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2、2012年
 
       开始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3、2017年2月
 
       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首推田园综合体。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4、2017年5月
       
       《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河北、山西、四川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5、2017年7月
 
       在安徽金寨县首例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出“同城同权,同价同责”
 
6、2017年8月
 
       四川泸县村民宅基地盘整。坚持“自愿有偿、以人为本、地利共享”的原则
 
       另外,各地也是密集出台政策,像浙江的“村落景区化”;江苏的“特色田园乡村”要打造100家特色田园乡村,海南提出的叫“共享农庄”。
 
田园综合体的模式
 
       田园综合体经营管理的模式是根据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来确定,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域客源市场,经营管理的模式也不样。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对接度,直接影响着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
 
田园养老模式
 
       以农业休闲为主体,利用乡村特殊的自然养生条件及富有乡韵的人文环境,与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森林度假等相结合,开创出一种集田园生态休闲、乡村健康饮食养生、农耕劳作体验、乡村社区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片区开发模式
 
       主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中,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会带回土特产品。
 
科普教育模式
 
       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如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联结科教单位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产业孵化提供了实现的舞台。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
 
       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对农业观光和休闲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国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的生产示范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和观光等多项功能农业园区。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决定它会成为国家实施上述战略重要的重要抓手会成为满足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旅居需求的重要载体,为乡村农业与旅游业带来互补提升的发展趋势。
 
“四化同步”补农业短板
 
       四化同步要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其关键是带领广大的农民致富,盘活农村大量闲置的资产,结合中国国情。实现上述目标的抓手是做强做大集体经济,让村集体及村民有资产性收益,以资产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共同享受资本性收益,投资者享受经营性收益,村民享受资产性收益的同时,一部分农民转化成为职业农民,在重新集约的一定规模的农田上做职业农民。
 
乡村旅游需求爆发
 
       2016年是中国“大乡村旅游时代”的元年,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大,已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全国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乡村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通过大数据推演预测,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还将持续10年以上,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
 
“城乡双栖”将成为潮流
 
       西方发达国家富家、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居住在郊区、小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逆城市化已出现苗头,一“户”难求; “两栖公务员”现象渐多:城里有房、村里有地;中产心目中的“标配”:城里一套房、乡下一套房。
 
农业高科技化
 
       中国农业未来的生产单位会以家庭农场为主,这是我们农田集体所有制度决定的,未来各个乡村会将农田集中化后进行二次分包,分包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未来,为以村集体为载体以家庭农场为服务对象的各类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第三方服务会有莲勃的发展空间。
 
乡村运营服务商呼之欲出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决定了这种模式会成为国家实施上述战略重要的重要抓手会成为满足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旅居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大力发展乡村的年代也一定会出现乡村运营服务商。
 
田园综合体亮点打造
 
       田园综合体已成为时下的热门项目类型,亮点打造更是对农业转型提供帮助,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带动周边的发展,对周边的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1.让建筑重拾魅力
 
       对老建筑进行修缮,对新建筑进行创新,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田园小村落市集。对于不同类型的村落,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改造。
2.让农田成为景观
 
       农田通过设计和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3.让在地乡村文化聚集IP效应
 
       乡村文化景观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且见证了先民改造自然的尝试和努力,印记了乡村的兴衰荣辱和沧桑变化,从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实物见证。
4.让农事成为娱乐体验
 
       体验经济在近几年一直持续上涨,田园生活与乡村生活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对于农事的生活态度,田园生活追寻农事的悠然自得。
5.让创意农业吸金
 
       创意农业是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多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6.让田园体验突显“意境”
 
       与一般的农村综合性改革相比,田园综合体更注重的是“魂”的层面,致力于意境的营造,更多的是依靠自然现象--日出、晚霞、白云、微风、细雨等。设计中不能忽视这个方面,如果运用的精准,同样会成为一个引爆点。
7.让景观细节加分
 
       突显一个设计的品质往往看景观细节,细节处理的完美会给原本理念还不错的设计本身加分。景观细节:道路景观、水渠景观、田埂景观、挡土墙景观、标识景观、景观小品等。
 
       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引导下,以乡村复兴为目标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大势所趋,而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也应“顺应当地生态环境、产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特色并激发其活力”,在这样一种理念和方针的指引下,整个城乡的发展才是自然平衡的和可持续的。
上一篇:福建省莆田市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思路:“一镇二园三区”
下一篇:成都天府新区中西田园综合体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0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