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迎来了发展高潮。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地铁交通建设市场。有调查显示,到2020年,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预计将达到50个,公里数达到6000公里。
但后期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有很大发展潜力。一方面,横向对比来看,目前在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分担率在50%以上,像伦敦和东京这样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其分担率高达80%-90%,而我国在2015年全国平均分担率仅10%左右,可见从中外差距来看,我国的城轨建设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纵向内需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可建设城轨交通的城市范围至人口300万以上调整至150万人以上,以此来算,我国约有229个城市有发展轨道交通的潜力,而从官方消息来看,2050年规划的城轨线路将增加到289条,总里程数将达到11700公里。
作为用钢大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无疑将推进钢材市场需求的释放。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涉及的用钢领域较为广泛,包括轨道用钢、车辆用钢等,设计品种包括不锈钢、特钢、钢管、热轧板、中厚板、耐候钢、碳结钢、合结钢、合金钢。其中,轨道用钢每公里用钢量约为60吨,一般来说,每公里需要配备6辆车,每辆车用钢量约为23吨。
除了轨道及车辆本身外,城轨建设项目的发展也将带动车站、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用钢的发展,包括涂镀板、结构钢、线材、螺纹钢等。每座车站用钢量都达几万吨,例如南京南站钢结构站房用钢量超过11万, 而“鸟巢”用钢量为11万吨;另据统计一座城铁车站用钢量接近5万吨(不包括钢轨及车辆本身钢材消耗)。
2016年5月,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文指出,2016年到2018年新增1.6万亿元投资用于城市轨交建设。按照行业内基本认可的计算标准,轨道交通每投资1亿元可带动1.12万吨钢材消费计算,预估届时可消耗各类钢材约达1.68亿吨。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测算显示,轨道交通每投入1亿元将可以拉动2-2.6亿元相关产业的发展。除钢铁外,相关装备制造、工程基建等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都将受益。在这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间接对钢材消费市场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可见,城市轨道建设用钢量是巨大的,在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对钢铁业需求的释放起到重要刺激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各钢种多处于低端重复性建设阶段,高端产品供应仍显不足,在面对城轨建设扑面而来的现状下,钢企将合理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努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抓住城市轨道交投建设发展高潮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