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绵阳“两新”产业得以成为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8-01  点击:814
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个专项工作方案,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共推出113项措施,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绵阳经济交出合格答卷――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7.43亿元,同比增长8.2%,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源于经济运行中积聚的稳增长因素逐渐发力,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效果初步显现。

       上半年,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个专项工作方案,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共推出113项措施,在做好落后产能“减法”的同时,推进创新产业“加法”,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亮点

“两新”产业是主力军

        7月中旬,位于绵阳市高新区的川汽新能源汽车基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已建好;产品开发方面也已有t70、c30、c31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未来将形成年产12万辆乘用车的生产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上半年绵阳工业稳定发展,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5.3%。“两新”产业是其中的“主力军”。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03%,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5.13%,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产业增速均为两位数。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绵阳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2015年11月,绵阳出台了《绵阳市工业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确定了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8个“两新”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县市区(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如江油市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梓潼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食品及深加工生物医药等。

        全市“一盘棋”统筹布局,“两新”产业得以成为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补短板

       入境旅游者2248人次,同比下降22.27%

原因分析:

        2016年上半年,绵阳旅游业依然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217.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32%。但与快速增长的国内旅游市场相比,入境旅游市场却在下滑。绵阳上半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248人次,同比下降22.27%。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绵阳旅游的主力军为省内游客,出游方式以自驾游、近郊游为主;在团队游客中,省内游客比重也高达89%。二是绵阳还缺乏具备相当国际知名度的旅游产品。

对策措施:

        绵阳的对策是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品: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一步将推动成立绵阳旅游发展委员会,调动更多部门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推动绵阳旅游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在产品形式上,绵阳将以打造国际精品景区为目标,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同时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实现空铁联运、空巴换乘、公铁对接和旅游集散中心体系的无缝衔接;加快扶持培育山地度假、研学培训、低空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项目。

上一篇:建立综合性应用示范基地 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效应
下一篇:铜官循环工业园完成工业产值67.1亿元 成为撬动望城经济发展的支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