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游产业链问题在中国国内受到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在某些城市,构建旅游产业链已经被列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拉长旅游产业链已被认为是发挥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方式,各大旅游企业集团也掀起了产业整合浪潮。旅游产业链正在作为一种“新兴”组织模式涌现、形成。然而,中国旅游产业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尚未解决,而且这些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如何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构建中国旅游产业链就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链内行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的原因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链上各种类型企业的结构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链所包括的行业内部结构、数量结构质、数量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构成旅游产业链的各行业要协调发展,向游客提供产品的各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总体旅游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任何一个单独的旅游企业都不能够提供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任何企业都需要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协作和配合。而旅游产业链上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构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无论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提升整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行政性区域市场壁垒较高旅游产业链不完整的根源
行政性区域市场壁垒指政府及其行政职能机关采用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建立的排除区域竞争,使区域内企业形成垄断的行为。我国行政区域性市场壁垒过高阻碍了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各地区、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企业分割,使相关要素很难在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流动。旅游活动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性区域建立产业链。旅游活动涵盖的行业范围包括旅行社业、饭店业、餐饮业、景点景区业等多个层次的行业,单独的地区很难在每个方面都占据优势,再加上旅游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超出了行政区域,某一行政区域内的产业链可能只是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依靠自身实力完全在区域内部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依靠周边地区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跨区域的完整产业链。
(三)缺乏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阻碍旅游产业链的稳定
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是旅游产业链得以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构建旅游产业链所实现的不一定是“帕里托有效率”,即旅游企业通过产业链进行交易并不一定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更好而不使其他任何旅游企业的境况变坏,因为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往往需要牺牲某个环节的经济利益,但是利益调节机制的作用,给予所牺牲的企业一定的利益补偿,必然会使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境况都变好,这样才能使旅游产业链得以稳定的存在。
(四)信用缺失阻碍旅游产业链的构建
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是建立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信任和协作基础上的,而有效的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各方长期协作的制度保障。由于信任的缺乏,导致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太高,严重的降低了企业间合作的积极性。而信用危机导致的不合作又会造成旅游业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难以发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更加难以实现。
(五)景区与航空运输阻碍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两大瓶颈
1.景区旅游产业链的吸引物瓶颈
旅游景点景区作为旅游者实施旅游活动的主要吸引物,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源泉,旅游产业链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已经成为阻碍旅游产业链构建的瓶颈之一。旅游景区在管理体制和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是旅游景区业成为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瓶颈的根源,对景点景区管理体制和产权的改革就势在必行。
2.民航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交通瓶颈
随着工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为旅游者的出游提供了便捷,交通运输业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航空运输业在旅游产业链的运作中却成为一个主要的瓶颈,主要因为:民航运输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同时控制票价和票源;民航运输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是问题的主要根源。由此造成民航业与直接旅游企业地位的悬殊差异,使民航业成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不可控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产业链向民航交通业方面的延伸。
二、旅游产业链构建的政策建议
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以及演进受整个产业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的深化、三大旅游市场的形成、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旅游产业链也处于动态演进,要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旅游产业链的构建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奠定旅游产业链完善的基础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也就是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和均衡化发展的过程。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除了受市场竞争环境的推动外,同时也是旅游企业自身调整与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优化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应根据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旅游者的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
加强信用机制的建设不仅是全社会文化和旅游行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旅游市场信用缺失行为导致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问题是制约旅游企业之间合作的瓶颈。信用机制建立的具体措施:加强法制建设是基础;完善产权界定和实施机制,清晰界定经济交易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将产权保护落到实处可以较少违背诚信的行为;建立全社会信息共享的诚信评估体系和诚信档案,并利用现代科技网络予以披露,增强信息的对称性。
信用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完善的信用机制的建立可以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信任,促进合作向更纵深方向发展,从而使旅游产业链的构建获得了保证。
(三)加强产权和体制改革,打破旅游产业链运行的景区瓶颈
加强旅游景点景区的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景点景区的改革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而采取不同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风景名胜区、文物点、博物馆等主要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来发展,这时候我们更注重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而相对淡化其经济功能,对这些景区不宜采取企业形式进行运作;对于其他一般的旅游资源,在坚持旅游资源国家所有不变的前提下,大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经营,使资源和资本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具体的改革中需要注意:景点景区投资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的保护问题,景点景区的投资者的短期行为而引致的监督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开放民航市场,打破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交通瓶颈
加强民航业的改革,开放民航市场。具体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这种行政性垄断的计划经济制度安排的最后堡垒,重新建立公平竞争、公开竞争、统一开放的民航运输服务业,实现市场对航空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外,其他旅游企业与航空公司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可以优化旅游产业链。通过机票代理机制的完善,符合一定条件的旅行社可以充当航空公司的代理商,对于旅行社而言,一方面可以使旅行社获得购买机票的优先权,另一方面,旅行社通过数量的积累以较低的价格获取机票,通过以上两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行社的被动地位,有助于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此外,旅行社还可以通过强大的网络布局优势集中客源,采取包机来降低交通成本以及由于旅游旺季带来的交通票据的不可控性,同时也有助于民航业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构建旅游产业链的途径
(一)旅游产业链的区内接通: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聚是指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的支持企业和部门,彼此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并协同发展。以产业链为基础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的集聚实现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以及旅游产业链在区域内的接通。
旅游目的地的供给企业自身存在的群簇性特点表明通过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旅游产业链在区内的接通,实现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间的强关联性是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内在动力。构成旅游产业链的企业间的互补性造成它们之间不仅关联性强而且互动性也很强。旅游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旅游者对于整个旅游过程的否定,各个旅游企业被旅游者这一共同的服务对象和旅游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旅游目的地建立以产业链为基础的旅游集群具有天然的优势。以旅游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是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优越性: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外部经济性、实现环境共享。
通过以上产业集群优势的利用,有利于链内企业实现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发挥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见图一)。一方面,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发挥协同效应,降低交易费用。获得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塑造该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发挥品牌效应。
(二)旅游产业链的区际延伸:基于产业链的区域旅游合作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旅游产业链条上某一环节的缺失,使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其他旅游企业为了弥补所缺失的链环,跨越区域去寻找相应的旅游企业来替代,或者该旅游企业就直接完成所缺失旅游企业的功能,使其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从而增加了该旅游企业的交易成本。这种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行政性壁垒阻碍了旅游产业链跨越区域的延伸,只有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才能够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区际延伸。
区域旅游合作既包括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同是也包括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的产业链的构建。旅游产业链是围绕旅游需求构建的,而旅游活动的跨区域性特点使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势必要跨越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在旅游目的之间以及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接通。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各国和各地方本位主义观念和行政条块分割现象,有利于在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旅游供给的优化重组。
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不是对旅游企业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通过对各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形成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实现旅游供给体系的垂直分工,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促进旅游目的地之间以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旅游的畅通性,实现合作区域内旅游规划一体化、旅游交通畅通化、旅游信息系统化。
(三)纵向性战略联盟
旅游产业集群是针对某一区域范围内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是以旅游产业集群所处的区域为基础实现旅游产业链在区际范围的延伸,而纵向性旅游战略联盟的构建突破了行政区域的概念按照旅游需求内在要求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构建旅游产业链。
战略联盟的构建要特别关注如何能够使其稳定的存在。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联盟伙伴匹配性、收益与风险对称性、联盟管理合作性、战略方向一致性、联盟文化协同性,同时也受联盟协议的完备性,信用机制以及调节机制的完善性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随着技术、实力对比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何能够使战略联盟成功的运作是构建战略联盟时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实施咱略联盟是应注重对联盟内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信任机制的建立、推进信息化管理、协调联盟组织学习和促进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