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投入成本大、回收周期长、附加值高等特点。近年来,伴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新能源产业相关技术的进步,新能源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兴起。金融危机后,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泗阳作为农业大县,依靠生态、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紧抓新能源产业兴起这个战略机遇,逐渐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产业。目前,新能源产业已被泗阳县委、县政府确立为重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光伏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风电设备产量的增加,泗阳的新能源产业正进入升级、实现质的跨越发展期。
一、泗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产业不断增长,占全县经济比重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泗阳新能源产业中的太阳能产值为1.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0.8%,工业增加值0.55亿元,占工业总增加值的1.2%,生物质能产值为1.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0.6%,工业增加值0.45亿元,占工业总增加值的1%。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占主导地位,风电、生物质能正在加快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泗阳新能源产业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占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风电、生物质能正在加快发展。由镇江客商陈荣平投资兴建的江南新能源,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一期拥有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生产线3条,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组件。该项目已于2009年10月份投产,年生产能力为60兆瓦。由上海客商张晨投资兴建的晨电科技,计划总投资1.6亿元,新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6条(生产特殊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每条生产线价值1200万元。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12月底实现试生产,将于2011年6月全面竣工投产,可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多兆瓦。由江苏省国信集团兴建的国信生物质电厂,总投资3亿元,主要设备是2×15兆瓦发电机组和2×75吨/小时秸秆直燃锅炉,年可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1000余万元。
(三)各细分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亮点频现
1.风能电机产量规模优势明显。风电产业拥有60多家风电成套机组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关键零部件为支撑、风电机组为龙头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明宇电气正在施工,预计年产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壳、塔座2400台套,高压变频调速电机1260台、高压内反馈调速电机1000台,电工材料2.4万吨,产能大幅提升,产量不断提高。
2.生物质能全省领先。生物质能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目前,泗阳县的生物质能利用主要是农村沼气和生物质发电。农村沼气的应用,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采用集中或分散式的处理系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泗阳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和名闻遐迩的杨树之乡,年产秸秆约50万吨,为国信生物质电厂提供丰富的燃料。国信生物质电厂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光伏产业链不断完善。泗阳太阳能光伏产业初步建立了“单晶硅拉制/切片-光伏电池生产/封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应用”生产体系。这样一条包括上中下游产品的产业链条,在宿迁是惟一的,在整个苏北地区也不多见。泗阳以产业链招商的理念清晰、措施有力,如晶鼎新能源公司已经形成了从生产单晶硅棒、多晶铸锭、硅晶切片到应用系统安装等较为完整产业链条。
(四)投资加速,为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泗阳县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14个,其中已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5个,意向项目5个,协议总投资103.69亿元。目前,晶鼎新能源公司80台单晶炉全面生产,2条电池线厂房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晶体硅产位居宿迁第一。江南新能源、晨电科技、荣马新能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预计2011年可实现160兆瓦的生产能力。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国信太阳能发电站,租赁泗阳经济开发区二、三期33幢标准化厂房房顶总计约5.7万平方米,年可实现发电量4兆瓦。
二、泗阳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立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思想,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农业人口大县转型的重要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泗阳长期以来依靠土地、人口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形成了纺织、酿酒等传统优势产业。在洋河以及西南片4个乡镇相继划出、人力资源愈发紧张的情况下,若继续发展人口密集型的纺织业,势必给泗阳的比较优势带来压力。泗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迅速确立发展新能源的战略举措,围绕城市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来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华丽”转身。
今年以来,泗阳着力构建新型“3+4”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一轮跨越发展新增长点,大力实施四大新兴产业3年产值超200亿规划。相继出台了《泗阳县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奖励与补助暂行办法》等文件,确立新能源发展战略思想,同时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新能源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发展方案,并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新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在此过程中,泗阳将新能源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推进紧密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新能源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示范区,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泗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新能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出发点,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通过强力招引、精心帮建,晶鼎新能源、江南新能源、明宇电气等一大批龙头型和配套型产业项目落户泗阳经济开发区,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引建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泗阳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打造苏北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和风电设备产业基地。推动新能源成为泗阳支柱产业,太阳能光伏及风电产业成为新能源产业主力,“十二五”期间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超200亿元。
泗阳经济开发区经过周密规划,已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基地。随着新一轮招商工作的推动,泗阳经济开发区必将承接更重要的载体,继续完成作为苏北新能源基地的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三)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培植泗阳的新能源产业
泗阳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一是政府积极组织工作人员赴外地学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到苏南、天津和保定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开拓视野,增强信心。二是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招商和引资、引技力度,利用泗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采取“全方位以商引商”、“以独具优惠的政策引商”、“咬定目标,有的放矢招商”的等全新招商理念,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带动了泗阳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邀请从事新能源研究与应用的专家来泗阳指导新能源研发,为泗阳新能源发展培养人才。
三、泗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全省产业战略布局与泗阳新能源项目报批之间的矛盾。根据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宿迁被定位于“生态城市”、“长三角的后方花园”等,以至于在全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没有宿迁一席之地,更别说泗阳了。这样,不利于泗阳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源导向、项目报批及优惠政策争取等。
(二)区域内外竞争对手林立。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招商引资新的主战场、主阵地,新能源产业项目竞争日益白热化。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为了在新能源产业项目的招引上占得先机,各自为投资客商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大的扶持力度,各县区竞相发展的态势咄咄逼人。
(三)关键性技术人才短缺。作为科技含量高的新能源,对人才的要求很高,目前该县新能源产业人才缺乏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
(四)资金困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目前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部分企业贷款困难。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尤其是产业链上游,资金需求量巨大,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也是泗阳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的弱势之一。
(五)原材料价格偏高,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单晶硅、多晶硅,原料价格偏高,如没有国家政策支撑,在国内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原料价格偏高,生物燃料油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预计2011年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会进行行业洗牌,一些低水平、缺乏核心竞争力、规模小的企业会无法生存,这对泗阳光伏产业会带来巨大冲击。
(六)尚未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集群,缺乏骨干企业。一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贡献份额偏低。2010年前三季度泗阳新能源产业产值2.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0.7%,还没有形成主导产业。二是企业平均规模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企业以生产型为主,研发投入偏低,拥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较少。四是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泗阳县为新能源产业进行融资担保、评估、咨询、法律、培训等相关的配套服务还未建立或健全;新能源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还不完善。
四、泗阳县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泗阳的新能源产业还只是刚刚起步,展望回顾,可以预言,现有的新能源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将推动该县工业经济实现裂变式和爆发式扩张,助推泗阳跻身苏北第一方阵,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准确把握国家、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走向,科学部署。抢抓国家和江苏省出台新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发展契机,以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利用和风力发电三大产业链条为重点,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围绕太阳能光热产业、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产业的配料、辅料产品,积极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规模优势,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二)确定产业链发展的重点环节。新能源发展具有不同于其它产业的产业链特点与优势。目前,要根据现有产业类型进行明确的产业链定位,突出重点和优先发展环节。要出台更加优惠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技术改造、人才引进、产品推广、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对新能源企业扶持力度,从注重产业招商转变为产业链招商,按照产业链的需求进行招商。
(三)强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配套建设。培育龙头,倾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把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示范拉动作用,在重特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并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不断做大做优做强新能源产业。
(四)加快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目前,新能源国内市场还停留在示范工程的定位上,这样严重制约该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要致力于开拓国内市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补贴尤其是在民用新能源这一块。一是要积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新能源宣传和科普活动,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推广应用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抓紧落实示范工程的推广应用,积极实施屋顶发电计划、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计划等。要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实现并网发电,作为政府的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
(五)加大专业人才激励和培养制度,提供人才保障要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难点,有选择地有目地引进和培养尖端技术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机构等加强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全力打造一支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六)统筹协调,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对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项目,由县领导牵头,引资单位、财政局、金融办、银行等相关单位组成专门的帮办服务领导小组,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个性化方案,强化服务,更好地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强化政策引导,针对新能源生产、新能源设备制造及配套材料等,促进现有新能源类企业做大做强;扩大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为打造新能源生产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