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根据相关文献可知,国外为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大多采用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同时,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具有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物流一体化组织的软硬件相结合的双重属性,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具体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且极大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
当今背景下,为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情况,更加需要规划工业物流园区,同时未来工业化物流园区的弹性更强。国外学者在研究物流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智慧物流园区,在构建智慧物流园区管理平台方面,研究认为应将传统的物流业务、仓储位置与监控、配送监控与管理等信息集成在一起,建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物流企业的智能化程度越高,智慧物流园区平台参与合作创新的动机也越强。
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能够促进全国或区域物流网络的优化。从全球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来看,一个地区物流园区的科学布局,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的升级、基础设施的完善、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以及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中国的物流已经从传统的物流发展到了现代的物流和供应链的时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园区的发展逻辑和业务模式亟待探索转型升级之道。国内许多的物流园区在建成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无法使其发挥出其产业集群的作用,甚至仍停留在货物的集散、仓储和运输等比较简单的功能叠加的层面上。我国的物流园区仍然在高速发展,但是其建设和运营状况却参差不齐,“建设规划好,运营服务落后”已经成了很多物流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还不均衡、不协调。要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层面上,锚定发展方向,从而实现质量的提升。物流园区是一种具有较强特性的基础性公共设施,其应该能够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物流企业应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品质,并在园区内构建一体化和标准化体系。当前,物流园区在粗放型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的产业集聚、企业的入驻率低、品牌效应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使得国内物流园区急于寻求转型升级。

二、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类型
物流园区根据不同的角度分类为不同的类型,在《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中,将物流园区划分为商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五大类,如表1 所示。《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综合服务型园区所占比重从2018 年的60.6% 降至55.1%。电商、冷链、医药、农产品等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迅速发展,已由2018 年的17.1% 增长到23.8%,提高了6.7 个百分点。物流园区功能类型以综合服务型居多,商贸服务型园区呈现增长趋势。
三、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园区是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自2019 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5 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清单,共包含125 个枢纽,实现31 个省(区、市)、5 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这些枢纽为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环境,为“通道+ 枢纽+ 网络”的现代物流运作系统以及物流的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推动行业的融合创新和枢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我国的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集聚单一、企业入驻率不高、品牌效应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伴随着更细致的政策监管、行业变革等趋势,从市场的角度到政府的角度,甚至是行业的角度都在朝着去杠杆和防风险的方向发展。在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打造更成熟、更智能的物流园区,为行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从生产供应链和商品供应链向现代物流供应链和服务型供应链转变。经历多项转变后,物流园区也正由一项业务向多项业务、由一个领域向多个领域、由粗放式向精细式、由人工劳动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全智能化、全自动化转型。(作者:罗蕊 龙宁斐 陈杨)